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5:2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牙叉中心学校    杨雪梅
一、教材的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 … …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    …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 … …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        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 ……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 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 4课时左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3: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