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突破重点、难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语文教学空间、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如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习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现代信息育技术的恰当运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从感知语言,培养语感做起;在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中,激发美感,渗透美育。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质量;提升;优化
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学习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和环境,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教好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可以这样说,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更主要的是它还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目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执教《草原》这篇课文时,讲课伊始,我利用课件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轻松愉快的音乐,辽阔悠远的天空,碧绿无边的草原,悠闲自得的牛羊,飞奔而来的骏马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学生很快进入了教学情境中。他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突破重点、难点。
现代教学媒体声画并茂的特点,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长征》一课时,现代化技术在学习中得到充分运用,营造了信息化教育环境,我先播放课件《长征》歌曲导入,然后在动画中欣赏了五岭、乌蒙山的险峻,最后利用影视动态的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播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电视录像片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近似身临其境的动态画面。接着引导学生品诗,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巧渡”的欢欣。使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这样,化难为易,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得清晰可见,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容易感知、理解新知识。“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感知。”[1]小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有些教材,因为与学生世界的时空距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虚拟手段再现当时情景从而化解学习的重、难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7:20 | 只看该作者

如学习《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三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本文是本册教材中典型的“难点不是重点,重点不是难点”的文章。难点是对王熙凤的外表打扮描写;重点是从王熙凤的言行中品出她的性格特点。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 [3] 曹雪芹为我们呈现的这一“凤姐出场”的画面,堪称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在曹雪芹冷峻而细腻的笔触中,“凤辣子”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深深吸引我们的眼球。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丹唇未启,而笑先闻;轻轻一“携”可见其“神”,淡淡几语,可见其“心”;奢华的装扮下,难掩其“虚”,亲近的话语中,难饰其“机” [3]……如此丰富而生动的形象,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是比较难理解的。如何深入浅出、较为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以可接受的方式,去感知、去感受、去感悟?我首先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插入了视频,结合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观“神”听“言”去品“凤辣子” 观其神,凤姐“威不露”,然看其行,凤姐“威毕露”;听其言,凤姐“忘记了老祖母”,然品其言,时刻把老祖母挂心中矣。视频呈现的是“凤姐出场”的画面,凤姐一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我引导学生看看她这头上,看看她这项上,看看她这裙,看看她这身,活脱脱的火辣辣形象,刚一出场,就威风凛凛,威严尽露,牛不牛?辣不辣?“威不露”其实是不露自威啊!凤姐之“辣”不仅表现在她那逼人眼球的外表及风光气派的出场中,更在于她的一言一行中。所谓“言为心声”,利用视频去品其言,透过“凤辣子”的语言,更能让我们感性而具体地感受凤姐“辣”背后的心机、善变、八面玲珑。[2]利用课件学生不仅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文章的重、难点,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宽语文教学空间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进一步来让学生认识这个世界。比如,《动物过冬》、《蟋蟀的住宅》等讲的是动物的世界;《植物妈妈》讲的是种子的传播;《黄河象》、《琥珀》讲的是化石的形成;《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仿生学,《黄河是怎样变成的》讲的是环境的保护;《将相和》、《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讲的是历史故事。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3]
再如《观潮》一课,课文描述的是海宁盐官镇所见的“一线潮”,作者描述的是潮来之时像“一条白线”,像“一道白色的城墙”,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其实,钱塘江大潮远不止书中描绘的一种情景,还有交叉潮和回头潮。教师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借助各种信息媒介丰富的信息源,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丰厚的底蕴,教学时才能厚积薄发。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一)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有位老师在《初冬》一课的识字教学中,在计算机上为这课的11个生字建立了资料库,每个生字都设置按钮,有字音、笔顺、字义、词语、趣味识字等内容。学生只要按住按钮,就可以自学到相关的知识。比如,当学生按“茫”字趣味识字的按钮时,画面上就出现了“茫茫的草原”、“茫茫的雪地”、“茫茫的云海”等画面,学生借助画面就可以理解到“茫”就是广大而无边际的意思。
让学生利用资料库进行识字的过程,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心智的发展。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在“人机互动”中,通过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事物的声、色、光的发展变化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认识过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汉字输入的窗口,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输入到计算机中。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7:34 | 只看该作者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习内容
教师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教师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体现了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
《回乡偶书》一课中,学完正文后,由学生从网上自选一首怀乡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为学生学习古诗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体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启发想象,培养创造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一位教师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索精神,学习中,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说:“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需要把16船泥沙铲到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将河套堵塞。”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议论纷纷,自由讨论,纷纷为怀丙和尚出谋划策,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这时候,教师请学生将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2]
五、现代信息育技术的恰当运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一)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从感知语言,培养语感做起。
现代信息育技术的恰当运用,便可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将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3]即: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
如《草原》一文,老舍对他初入草原的印象是这样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草地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和,就像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天际…”,在这里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如:“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凭学生的一般生活经验很难有广阔辽源之感。此时可用课件,通过画面的拉近、拉远,更迭、定格,让学生比较、观察、体会,反复吟诵表示画面的句子,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深远、朦胧的意境美,产生明快、愉悦的情感。
(二)在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中,激发美感,渗透美育。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文章,如《林海》、《五彩池》、《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林海一碧千里的的壮观,五彩池奇异缤纷的美妙,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一位教师在讲授《小河》一课时,面对小学二年级年仅7岁的孩子,针对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教师始终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画出的“小河流水”的简笔画,把“小河”拟人化。教师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而精心制作的描绘小河美景的几幅动画并配乐的精致的电脑课件,色彩明快,仿佛置身其中。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等方法指导朗读。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创造条件,而且使学生、教师都在欣赏美、赞叹美,受到美的熏陶。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0: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