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8 07:53:54
|
只看该作者
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加要去学习对挫折的处理方式,帮助学生去面对挫折,解决挫折。在教育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应对学生挫折方法:
鼓励引导型:学生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的,她受到小挫折往往不愿意去和老师说,只有她的挫折比较大的时候她无法忍受才找老师倾诉,这种学生我们就要鼓励引导他,从他好的方面入手,让他坚持自己正确做法,再分析它产生挫折的原因去解决它。
猛药刺激型:这类学生平时大大咧咧的,一点小挫折根本不放在眼里,自我感觉和心态都很好,出现大的挫折他也不在乎。对这种学生在他受大挫折时就要下猛药,重言语,重后果,让他能够心底为之一震,甚至能让他掉眼泪,使之意识到什么时候是自己关键时候,自己没有做好。他下面对待问题才能去重视而去做好。
其实面对挫折,我们的方法还有很多。所以方法归根结底是我们有着一颗爱心和学生一起去面对挫折的。
挫折是人生当中一朵美丽的花,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我们要去做的是让这朵花如何开的更鲜艳更美丽。我想这才是老师最美的地方。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自信地生活,并坚定自己的意志。
第二,教师角色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
生活中大家常常会听说下面的情况发生:一个十分天分的歌唱演员平时练习时的时候,都很出色,可是每次一上台表演就要出错,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平时的成绩都很好,可是一到赛场就往往发挥不出来,一个平时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总是在每次最重要的考试中一败涂地。
冷静下来仔细看看自己身边的孩子,总是有些孩子做事说话很怕别人反驳,让别人笑话,习惯上养成了做什么都畏手畏脚的毛病。有些孩子因为一两次考试没有考好,就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天分,害怕学习,害怕考试......威慑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是他们真的没有能力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信心。没有自信心导致了他们自身有能力却发挥不出来,本来能够达到的目标却总是达不到。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一个学生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受到限制。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把自身具有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自信心是能力的“催化剂”,他可以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都发挥到最大,古今中外有数不胜数的成功者,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秀品质,但是有一点是这些人身上都具备的,那就是超凡的自信心。这些事业取得成功的人,赣榆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的时候看到希望。最终获得成功。
心理学认为,人本身是一个能够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人自身的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多根据对自身力量的分析、评价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的教育中,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大家眼中的差生,往往自我评价很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最终压制了自身能力的发挥。而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样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父母,老师的学生,做事效率低微。
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情绪两极性极为明显。教师的疏忽或教育误区很容易导致孩子自信心的缺失。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呢?
首先,要对学生多做肯定性评价。由于心理发展的局限性,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教师的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而学生需要从教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树立自信心,发现自己。如果教师在写成绩报告时,能评价学生聪明、能干,多写些激励的话语,学生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就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教师平时老师讲学生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话,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了自己动手做事的信心。
其次,要珍视学生的成功。当学生自己主动去干一些事,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最后,要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创造成功的机会。
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信地讲话,自信地做事,让学生用自信自己发现自己,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强者。
第三,心理学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对学习的基本规律及其行为特征的探讨已有百余年,所提示的规律有助于人们更为准确地理解外在行为形成及改变的内在心理机制,理解认知结构及其特征,进而更为科学地利用各种学习规律来完善认知结构、改变或矫正行为和提高主动适应能力。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极为广泛,研究成果极为丰富。怎样才能不迷失于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宝库中并获取所需宝物?把握学习的基本规律无疑是首选之道。学习的基本规律反映了人和动物学习的基本心理活动进程及其各种因素起作用的条件。纵观学习心理学百余年的研究历史,探讨得较为精透、历时多年而经久不衰的学习与行为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识别环境中事件之间的关系并对预示信号做出适应性;基于自身行为后果的了解而做出适应性的反应;基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做出适应性的反应。无论是通过直接的亲身经历方式还是通过间接的观察等方式进行学习,都是人和动物最为基本的学习形式。这些基本的学习形式在心理学领域通常以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以及社会学习等术语加以表示。
说到学习,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学校课堂情境中典型、正规的学习活动。实际上,除课堂情境外,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直接的亲身体验、摸索尝试,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所作所为,通过自我反省与对比,我们学会了如何读书、交友、操纵物体、辨别是非、调整情绪、矫正行为、防范危险……通过长期的积累经验,人类学会了耕种、开采,形成了各种制度、文化……即使在动物身上,也存在着大量的学习,如学会觅食、防卫、探寻新的食物源和生存地等等。通过学习,我们得以更好地适应和生存。学习现象的普遍性,使我们很少考虑学习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比如,我们通常认为语言学习比发球技能的掌握相对要难,但儿童可以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内掌握一门语言,而运动员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学习如何发球才更具有威胁力。学习的类型或内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不同、学习条件不同、学习结果的评定方式不同等等,使学习这一主题呈现出多样化。正因如此,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试图对各种学习进行解释,并提出了各种学习理论。
个体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来学习建立事物间的联系,学会如何预测事件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操作条件和厌恶条件作用来学习建立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主动调控行为反应。同样,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也可以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等各种经验。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以及厌恶条件作用都强调直接经验、适应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模仿、互动等不同的活动形式,各种社会经验得以传递、共享,得以整合与创造。
通过对《学习心理学》的学习,我感觉老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不仅仅是观察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同时也包括观察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离不开自我观察。良好的自我观察力能够是你及时的发现并抓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
以便在工作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完善自己。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就要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要注意时时刻刻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另外还要注意到,同事们和领导也在时时刻刻观察自己。"以人为本,感情留人"。就是要跳出狭隘老师的局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倾注心血、倾注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尊重领导和同事们的个性,
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健康,实现团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和谐统一,做到个人和团体一起成长。,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大家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只有有了感情这个重要的基础,一个组织才能始终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才能把人心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在教学中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搞厚此薄彼,不搞亲亲疏疏,要倾注心血,热情待人,平等待人,善意待人,真正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为温暖的"大家庭"。
总之,学习心理学,不仅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帮助,对我在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帮助,明确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极其所处的重要地位。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或是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以及心理作为内在条件的行为。心理是人的神经系统,是物质的属性,但本身不是物质,所以不能直接进行测量和分析。只能通过人的活动行为进行分析,因此从广义的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就是建立和完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体系重点学科越来越多,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认为“迄今2500多门科学,惟有心理学和人人都有最密切的关系。
因为人既是从事各种认识活动的主题和中心人物,又是心理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承担者,没有人的参加,没有符合人的心理规律的活动,任何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都不能得以实现。”若把哲学、逻辑学等成为思维科学,心理学则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接合部。掌握心理学的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学习心理学要如实揭示现
实与心理、心理与行为的内在关系;要树立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的、开放的、复合的、动态的大系统观念;要注意到心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性,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心理。心理问题遍布人世间,对心理学的研究要和解释分析现实问题相结合,推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那么就要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人格结构、能力兴趣、兴利除弊,开发潜能,激发天然创造力,解除烦恼,指导工作和生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某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动机、需要、思维、思想等,分析某个地域人的素质和特征,就会深刻的认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就会减少误会和冲突,更好地协调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学会帮助他人,想别人所想急别人所急。心理学是一门心灵的学问,更是一门教人心理健康心灵愉悦的学问,在心理学的学习中收获到的决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心理态度与心理境界。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有句名言“爱和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或许这正是心理学带给他的,也是心理学将会带给我们人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