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语文论文教学论文文言文教读的整体化与系统化
古诗文的发展源远流长,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好古诗文不仅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且有利于学生们提高文学素养。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作有以下说明,“……重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全套书编排的古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可见,文言文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占有相当的分量。
通常说,学习古文要靠大量的积累,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仅仅靠教师的串讲和学生的死读硬背往往事倍功半,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学好古文呢?
其实,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们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在现代文的教读中教师普遍能注意到并运用这一点,然而在文言文的教读中常常受到忽视,代之以“串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手段。这是违背心理规律的。
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这一基本特征。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补充当时的感觉,而把客观事物知觉为具有一定完整结构的整体。不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理解,而只靠简单重复的办法进行机械记忆是不可取的。应该要结合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揭露事物的联系及规律,把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运用有关经验而认识,才能达到“迅速、全面、精确、持久”的效果。这种意义识记的学习方法须通过“整体化”“系统化”来完成。系统化、整体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的思维方法把整体的各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在这个顺序中,各个组成部分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下面是我在古文教学中运用“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具体做法。
一、 对古代文学发展史与古代历史的整体感知。
高中语文书的文言文部分,根据古代文学发展的不同时代而归入不同的单元。每单元选取了某个时代的几篇较具代表性的作品。虽然相对于绵延几千年的古代文学长河而言数目为之甚少,但窥一斑可见全豹,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依然能看到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由此而言,对于那些在初中时仅零散地学一些古代诗、词、散文的高一新生,在进一步阅读较深的文言选文之前,最好的做法是为其清理古代文学的主要发展线索,让他们从宏观上把握古代各时期的文学风貌。
同时,文学史离不开历史。古代文学史总是与古代的历史紧密相连的。离开古代历史孤立地去看文学是片面的,只有把文学放到当时的历史这一大背景中去,才能发现文学作品的内在本质。
即便是讲解练习,我也往往采用历史的分析方法。例如在《45分钟过关测验》(南方出版社)中有一道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答案B项“两汉期文学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史传文,司马迁是西汉史传文的代表作家。”事实上,两汉文学中最先发展起来的并不是史传文,而是政论文(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评论的文章)。仅仅有这样的答案只会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而收不到良好的学习与记忆效果。在讲解这一道题的时候,我运用了历史这一大背景给他们解释了政论文为何得以最先发展起来的原因。我先让学生们回忆各朝代的先后顺序,从而让他们明确历史上的两次“大一统”——“秦朝”、“隋朝”之后的两个繁盛时期“汉朝”与“唐朝”;继之引导他们了解到“秦朝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它的历史却是昙花一现;西汉朝廷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经历短暂的楚汉之争而建立起来的。由此,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层建瓴的反思,就成了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
结论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子才得出来,实际上这就是对零散知识的整体化、系统化,其结果有利于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经过整体认知的知识,才能牢固地保存在学生们的头脑中,且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 对字、词、句的特殊用法进行归纳并总结规律。
文言文的特殊用法具体而言指的是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字、词、句的用法。这种特殊用法通常包括几个方面: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每上一课新的古文,我都会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按这四个方面来归纳字词句。当学生们收集了足够多的字词句并提出如何去记忆的疑问时,再引导他们总结规律便是水到渠成了。
就拿 “词类活用” 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说,学生们在积累的大量的字词句中发现并总结出词类活用的一些规律,如:
一是要注意两个名词连用的情况。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不能加“和”)又不是偏正结构(不能加“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为它的宾语。
二是注意“所”字结构。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则活用为动词。
三是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则活用为动词。
……
把这些规律灵活地运用到练习的古文阅读中去,学生们做起题来才会游刃有余。可见,认识并掌握规律,是把有限的积累与记忆拓宽的有效途径。
三、 利用文学常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
古代文学常识琐碎而繁杂,只有把这些琐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即利用彼此之间的联系把它们整合起来才便于记忆,不易遗忘。
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中,须讲解此文的出处《左传》这一文学名著。我让学生们认真阅读注解①,并让他们思考——假如把“《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中的“叙事详细”的这个定语删去,这个说法是否还正确?
结果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认为在《左传》之前应该还有一部编年史著作,且为叙事不详细的。接下来我明确到:其实第一部出现的编年史著作是《春秋》,左丘明以此为纲,加之以详细的叙述编成了《左传》,因此,此书亦称为《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讲罢,又趁热打铁介绍国别体著作《国语》与《左传》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国语》有《春秋外传》之称的结论。如此,运用《左传》、《国语》和《春秋》的联系就记住了两书的别称,同时又清楚的区分出两书的不同体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