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0 20:06:10
|
只看该作者
1、品味朗读以情动人
不少文学作品声情并茂,文质兼美,若把这么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分割进行讲析,往往是教者越讲越有劲,而学生是越听越无味,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肢解的维纳斯,这样的作品往往重在教师的范读,以读带讲,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中去,感染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增强他们对作品的自我感悟能力。
如讲《在大海中永生》,可用沉重、悲壮的语调有表情地朗读,随着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的情感早已和作者融会贯通,师生共同沉浸在缅怀邓小平爷爷的情感海洋中,通过对文字的深切感悟,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读中移情,读中悟情,读中孕情。学生对邓小平先生的丰功伟绩,对他对祖国,对人民热爱的高尚情怀至然有了深刻的理解,无疑能收到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像这样重读的文章需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昴,委婉中还他个委婉。”此类文章若以“讲析”为主,到最后往往是劳而无获。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的“读”首先应融之以情,而后才能读出真情,只有教师“读”的感情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他们才能很快进入文章所创造的意境,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成与内化。另外“读”不应只限于师一人读,而应立足于学生在教师“读”的渲染下自己读,可采用对读、齐读、默读、分解色读等形式,总之,读法丰富多样,但要做到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学生的情感认知方能油然而生。
2、点拨语言,情动于衷。
语言“点拨”如同中国画中的“渲染”技法,可以创设意境激活情绪,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美的语言,说到底就是文章的作者用词的准确到位,此类词汇、语段只要教者点拨到位,便会成为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教学《陶校长的演讲》一课,陶行知先生以让学生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课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极具启发性,第一问中他希望学生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谈到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抓住了“自觉持久”与“科学合理”让学生再去认识锻炼与作息,学生便由衷地理解到锻炼不仅需要的是个人的主动意识,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精神,“科学合理”让学生明白了作息与锻炼同样重要,学生交流中得出生活中衣食住行,安排的要井然有序。
精辟的遣词造句只要巧抓到位,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能上升为一种理性认识,促动了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加强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了进步的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提高了认识水平,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激活想像,再现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一边站着读者,一边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他所强调的是读诗学文中的想象,没有想象,就不能把握作品中的形象,进入作者创造的情境,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教师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引起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景象的想象,那么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心灵能够在与作者作品的情感对话中受到极大的熏陶。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人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此时,通过课件再现情境,通过资料阅读,了解诗歌背景,让学生能深度感悟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换位,得出出远门久了愈是靠近家乡之人,往往思念的情怀愈发强烈。所以诗人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授课时,很多学生赞同这一观点,沉静于思绪之中。毫无疑问教者是抓住了所述之境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契合点,张扬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已有的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作品之境与学生之情,情与景会,心物交融,再现了中国古诗的魅力所在。
情由心生,“情”移默化,师者只要对自己的职业多一份感情,对所教学科多一份热情,对课堂拥有一份激情,善于千方百计从书中积累丰富的情感,沉淀于胸,到时才不会有“情到抒时方恨少”的遗憾。深感感情是巨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她才能浇灌出姹紫嫣红的花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