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暑假读书心得作文 《论语》读书笔记——人性第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06:3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00字习作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篇第十七·2》

孔子曾说过:人的天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经过后天的习染,结果却相去甚远。

这点看来,我们可以顺理成章的推理出,这一章讲的主要就是:“性相近,习相远。”看来论语的第一张就开我们下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要了解这一章的初级阶段,我们得从“性相近”来分析。

我们可以收集《论语》中的其他句子: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曾说过:“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就像爱好女色那样的人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曾经说过:“财富与地位,这是人人想得到的;贫穷与递减,这是人人都讨厌的。”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在孔子看来,为政者的作风,对老百姓有重大的影响,充分利用这种影响,正是国家管理的真谛,这也是儒家之国主张德主刑辅思想的一种体现。

下面我们来了解“习相远”。

我们再找一些论语中的句子: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明白道义,小人只知财利。”

这要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那么,人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恶?孔子也没有明确的表达。我们要研究这个,可以联系一下战国时期的告子、荀子和孟子这些思想学家来推论。

根据我的研究,告子的思想是:人行无善无恶;而荀子说: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hi经过一定的伪装,从而让大家认为它是一个好人;孟子却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而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人类都是有变化性的。

因此,以孔子的思想说,就是这个意义:基于人性的共性和特性必须坚持既有刚性的制度化管理,又有富有弹性的、包让行的文化和艺术管理。一言以蔽之,经营管理师与正确的人性假设,这也体现了以仁为本的东方文化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06:32:28 | 只看该作者
《论语》读书笔记——人性第一

作者:张芷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03: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