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听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09: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有幸参加了沙河小学英语“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感觉到收获很大,虽然是短短的两节课,可是我收到的启发却很大。
    这两节课的预习案都做到了难易层次分明,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语言描述具体,可实施性强,在预习环节,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着手进行预习,降低了预习的难度,但是,我总觉得不太理想,为了紧扣“三案六环节”,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把教学重点放在了预习案上,一上课就开始检查预习的效果,然后开始按照学案上罗列的教学任务开始一条一条的进行讲解,不同的只是换了由学生进行讲解,疏忽了教师在精讲点拨的这个环节的重要作用,让人感觉不用老师进行教学,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而随后那节课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真实地显示出来了,我边听边想:我们想要的能体现“三案六环节”精髓的、最理想的课堂还有待做细节上的推敲。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县小学英语课已经摸索出直观、情景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整体呈现对话教学,所以我认为应该保持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只是将以前的导入新课环节的质疑,设法由学生来质疑,并且在出现新知或者是疑问的时候,老师能够放手由学生来交流展示并且互动探究,在探究不足的情况下,再由老师进行精讲点拨,我们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创设情境,在情景中进行语言教学的模式却不变,让学生们感受到的仍然是生动的环境,与生活贴近的环境,他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在这种情境之下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学案上一题一题的充当小老师,做着索然无味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可以继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产生的疑难问题大胆进行分析,互动,既能够培养大胆探究的思维方式,又为预习效果好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真是模拟了现实生活真实的一面。
    其实,预习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提前解决掉学习新课的拦路虎,为新的学习铺路,那么,我们就让孩子们在学习新课的途中遇到这些拦路虎,然后依靠大家的力量解决它,克服它,最终达到我们学习新知识的目标,这不正是真实生活中学生们经常遇到的情境吗?检验预习效果的方法有很多,难道只能是一题一题的进行检测、校对才是唯一的方式吗?当然不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唯一的标准是学会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英语课堂上创设出更为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孩子在这些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遭遇问题,学着解决问题,所以检验预习效果绝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另外,在小学英语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无法,也不应该把课堂用明显的界限划分出六个环节,我们不能把一节课单调地划分为六个环节,然后就按照着六个环节一步不差的走下来。因为,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存在着这六个环节。作为外语语言学科,在导入部分,学生会质疑,有了质疑,就要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究,教师就有责任进行点拨,并且在随后的教学中进行及时到位的矫正;在新授环节,学生同样会有质疑,然后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在操练巩固环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是呈阶梯状上升的,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一步步在提高的,所以学生依然是会有质疑......所以,如果有人告诉我,我的课现在进行到自学质疑环节了;我现在开始精讲点拨了......我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重复这个方式,其实六环节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创新的一种方法,一种正确的引导,我们要习惯培养孩子这种思考的方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遇到问题只会等着老师告诉他们现成的,不再思考,不会思考!孩子们需要养成更科学的习惯,作为老师我们同样也需要!
     另外,巩固案的形式除了习题还可以是什么样的?自学单词发音,除了可以模仿录音,是不是可以从发音规律上找点突破?比如自学生词cake时,是不是可以给出相同发音规则的已学单词take,lake,make进行引导呢,既降低了预习的难度,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语感训练,一举多得。预习的操作难度最大,是不是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尾声由教师引导学生先完成一部分基础知识的预习呢?这样还可以形象具体地教授学生预习的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7: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