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考试题精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9:4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整理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观察法:在自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活动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活动状态转向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是指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而是身周围神经细胞传布开来。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第一信号系统:就是动物和人的大脑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和集中。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一种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
  感觉阈限:就是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的刺激量
  适应:就是由于刺激物作用而引起的感觉性变性变化。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表象:就是被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来。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遗忘:就是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重现。
  前摄抑制:就是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就是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幻想:是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动作思维:是依据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
  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导出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
  分析与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并把各个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心境: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激情是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由妯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状态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根据一下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意志:是人自学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为:是指在意志支配下的进行的行动。
  动机:是推动和指引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诚面貌。即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指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兴趣: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结色彩的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 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直接兴趣:指直接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
  间接兴趣: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兴趣。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再造能力:指人们根据提供的样式以相同或相追认的方式进行活动的能力。
  性格: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两岸关系 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气质: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
  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觉观念建立生的非人为性的联系。
  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学习兴趣:是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概念同化: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谁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
  概念
  创造性:指产生独特非凡而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品德:是个体现象,它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作出相应行为的过程。
  顺从:是表面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内化:指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障碍: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
  学习障碍:指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
  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教程、情结与情感过程、意志教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1)理论意义:
  1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2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
  1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率
  4对提高教育、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观的区别是什么?
  (1)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2)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产生有依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9:45:01 | 只看该作者
5、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怎样?
  (1)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向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证词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向系统。(2)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产生人的心理。
  6、条件反向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建立的条件?
  条件刺激物与无关刺激物在时间上有一下的重合。
  条件反射需无条件刺激物给予强化才能巩固
  一、试述辩证唯物主义善于心理实质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的器官
  (1)日常生活的经验的证明,人们认识到脑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临床经验和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脑机能的认识。(3)反向概念的提出和条件反射学说的建立,进一步揭露和证实了人脑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储存性(2)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
  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1)客观原因: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和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主观原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人的情结和状态。
  2、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1)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排除干扰(3)合理地组织活动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注意的范围、集中性、稳定性、分配和转移
  4、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
  (1)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2)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结色彩(3)注意的品质较差
  5、中学生注意的特点为哪些?
  (1)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2)注意的品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3)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
  一、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改进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防止干扰,精心组织教学,利用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受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2)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合理地组织好教学进程,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3)要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
  (1)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善于组织自己注意的能力(2)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3)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4)要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己排除干扰的能力(5)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习惯(6)针对学生注意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A、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适应现象。
  2、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同一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
  3、实践与感受性的变化
  B、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
  C、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
  1、客观因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状况,对象和背景的组合关系。
  2、主观因素:人的需要、兴趣、经验和情绪状态。
  D、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哪些?
  1、客观因素: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对象各部分的依存关系。
  2、主观因素:人的经验、知识水平
  一、什么是观察?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措施有:
  1、观察前必须向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在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3、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记录或报告。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5、在观察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加。6、在观察教程中要有言语活动参加
  A、遗忘的原因是:(衰退说、干扰说)
  B、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
  C、影响再认的因素是什么
  1、对原有识记的巩固程度。2、当前呈现的材料同原来曾识记过的材料的相似程度。3、当前事物所处环境和该事物过去被识记时所处环境的类似程度。
  D、简述遗忘的规律:遗忘的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的。
  一、联系实际谈谈如何避免遗忘?
  1、组织有效的复习,及时与经常自习相结合,正确分配复习复习时间,复习时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复习方式多样化2、适当的超额学习。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6: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