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老师随笔 唐代的“寻人不遇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07: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古诗词鉴赏题,命题者选取了两首“寻人不遇”的题材的诗歌进行比较赏析。一是韦应物的《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一是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寻人不遇”这类题材的诗歌,大家并不陌生,我们最早接触的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该诗简朴凝练,问答之间,隐者之高洁,诗人的仰慕蕴于其中。

岳丈朱士峰老人诗集中有《猴嘴镇访友不遇》(1994.4.13)一首,“踏轮访友赴云台,春色沿途扑面来。远塔凌空迎速客,石猴翘首俟尘埃。百年边镇逢时旺,千里盐花映日开。采药深山缘不遇,寸心未遂寄情怀。”显然,仿作贾诗,七言出之,抒发内心情感。

如果要探讨“寻人不遇”类题材的诗歌的特点,广西师范学院梁德林教授的论文《论唐代寻人不遇诗》不可不读。

梁德林教授具体详尽分析了唐诗中87首“寻人不遇”题材诗歌的独特之处。

唐代诗歌有很强的实用性质,寻人不遇题诗留言是唐人的一种习惯。无论

题写在墙壁上,还是植物上、石头上,都是为了抒发寻人不遇后的感慨。当然这种感慨跟被寻访者身份有关。诗里被寻访者中以道士、僧人、隐者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宣扬佛道思想,表现隐逸情趣,便成了唐代寻人不遇诗最突出的主题。常出现松、鹤、鹿、棋、香、药等意象的“寻人不遇”诗,体现了浓重的道教色彩。最典型的如刘禹锡《寻汪道士不遇》“: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汪道士在作者的笔下成了“ 泠然善驭风”的“ 仙子”, 作者寻访“ 不遇”,猜想他已去仙山会友。

题中寻访者为僧人、上人、寺主的诗歌,往往流露出作者的向往、仰慕之情。因为诗中的主人多居于远离尘俗之地,生活闲适,清心寡欲。李白《寻山僧不遇作》云:“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 又如于武陵《 夜寻僧不遇》“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遥远的路途也阻挡不了诗人的寻访,而淡月寒山的清幽非凡之境,更激发诗人逃离世俗之情。

题中标明被寻访者为处士、隐者、山人、逸人的诗歌,更重在抒写超尘脱俗、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隐逸情趣。诗中多出现松、竹、菊、琴等意象。“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许浑《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作者往往将主人居处描绘得如同世外桃源,主人的特点是淡泊名利、品行高洁,令人景仰。正因为这样,贾岛的诗才让后人吟诵不绝。

唐代寻人不遇诗还有其他一些内容。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是为被寻者鸣不平“: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诗中暗用潘岳《 西征赋》 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袁拾遗才比贾谊,命运也有如贾谊,虽才高八斗,却被流放到“ 江岭”去了,朝廷赏罚不公于斯可见。李白《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纯属借题发挥“: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此诗为敕放归山时所作,诗人以鹦鹉自比,抒发了“能言终见弃”的感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17: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