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好阅读指导
我们把阅读看成是一项工程,那么它的完成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劣质”的“豆腐渣”。阅读就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既不能让学生走弯路,更不能走歧路。
1在“读”中感受。一篇文章好不好美不美,就要通过读来实现,要不怎么是“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是最有效的记忆、领悟和审美的途径”。反复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的热情,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在诵读的基础上,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之中,捕捉文本之美。
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受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呐喊,让我们感受到与暴风雨搏击的力量之美;默念朱自清笔下的父亲“青布长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联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生活奔波为全家操劳的父亲,感动的是深沉无言的父爱;同样都是古典诗歌,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壮美;也读出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当然也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美……
2在阅读时做好“略读”与“精读”的指导。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打个比方,“精读课文”好比数学的“例题”,略读课文就好比是“习题”,学会了例题,习题就会迎刃而解;总讲例题不做习题,学生便得不到学习技能。所以,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即要有选择性的“细嚼慢咽”,有时也可以“走马观花”。
3对阅读的图书要做好选择。所有的图书学生不是都可以读的,有些书学生就根本不能够读,有些书学生是不必要读,因此,在图书的选择上,教师也要有必要的指导,只有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水平等特点的图书才对学生有裨益。教师就要向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人积极向上、语言文字堪为楷模的读物,让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读出收益。
4扩展阅读。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总结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在《新课标》当中提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进一步的说明逐步的、适当的增加阅读量是十分重要的。
5阅读时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不动笔墨不读书,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教师还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摘抄,如四字词或成语为一类,描写人物的、环境的为一类等等。这样做了,阅读的效果才能凸显。
6讨论交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等方面的疑问进行切磋、探讨、交流的过程。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立意等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为各人的阅历、切入角度的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阅读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交流活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作品的意义不仅仅蕴含在作品中,更不是老师通过讲解告诉学生的,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独立地感知、理解的。学生如果能将自己阅读的感受进行彼此的讨论交流,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深层面上的阅读。这样做,学生的阅读激情更会被激发,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