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9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反思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22:4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反思录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教师只有紧跟教育潮流,通过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善传统的教学结构、整合庞杂的教学资源,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为高效课堂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整合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正在改变千百年来教师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它生动形象的画面、直观趣味的演示、全新丰富的信息成为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但对于相对贫困的西部农村学校而言,信息技术在其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辛苦也有欣慰,存在技术问题也有解决方案。现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的优势,我作为“中欧项目”、“国家远程教育项目”及“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技术支持人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略作归纳,愿与诸位同仁共享:
一、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地位
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界面、直观的演示、生动的画面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弥补了许多滞后的教学观念和手段,而且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效果,无论从理解和记忆的层面,还是从高效和激趣的角度,皆实现了完美结合。特别是信息技术中电子白板的使用,更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易操作性,真正实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成为教育信息化强有力的支持媒介。
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一味抵制和过度夸大都是不科学的。若教师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百度查询和复制,不仅会限制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和教育灵感的发挥,也会使学生由“营养不良”异化为“消化不良”而厌学,造成师生创新能力的严重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是无法修复和自愈的。因此只有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使用,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使信息技术扬长避短,彰显其应有的先锋引领地位。
二、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遵循的原则
1.必要性原则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充分论证教材内容是否有必要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践。如果盲目依赖于信息技术而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重现,那教师就会沦为信息技术的奴隶,其主导地位将荡然无存。学生也将游离于主体之外,成为旁观者或局外人,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无法充分调动起来,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课堂教学,又有何效率而言?
2.主导性原则
高效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特定环境和氛围里,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人、人机对话和交流、讨论、合作等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教师、教材、媒体四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对象而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从而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尴尬局面。
3.选择性原则
在使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地方、民族和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有选择地设计和使用媒体,避免不良信息的侵蚀和污染。教师还要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达到修身悦目,去伪存真的教学目的。
4.适度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各种活动的发生和保持,是以一定的兴趣为条件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具有支持作用。若过度使用信息技术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疲劳和教师创造性的滞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交替使用的方法,调控和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始终保持在适度的临界状态,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22:46:40 | 只看该作者

5.实效性原则
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为力求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地设计和制作课件,课堂上流畅地使用课件,课后认真地反思得失,才能让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6.高效性原则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首先要对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和高效调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传播的效率。其次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第三要考虑到师生的差异性,发展和完善校本学科资源库,避免重复的课件制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效利用。
三、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的优势
1.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依赖于先进的教学媒体。而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活动仅局限于一本书、一张嘴和一块黑板来完成,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信息技术介入教学之后,春风般催生了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师生共享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把师生从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中解放了出来。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称求知欲。学生感情丰富、活泼好动,喜欢新颖别致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信息技术能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创造出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不仅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了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正是基于上述原因,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地获取知识,自主地发展能力。
3.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一个多维的,关于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的能力,其核心是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在不周场合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得体的交流。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主阵地,利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可小觑。最具成功的例子就是应用网络开展英语教学,实现师生、生生对话,在语言实践中融入情感交流。不仅使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求得到激发,而且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4.扩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扩充课外知识,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节约了教师板书时间和学生笔记的时间,屏幕投放的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就能显示大量信息,达到“小课堂,大学问”的优化效果,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加大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的误区
1.信息技术教学不能排斥或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特定的语言魅力、教态亲合力、板书的示范性和智慧的应变能力都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只有把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个人特色和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信息技术能将抽象、难于用语言直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形象、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信息技术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播放层面,用显示器或幕布代替黑板和板书、用录像代替课堂生成都是不可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22:46:44 | 只看该作者

3.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从动施教的知识灌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而不是被动接受和被灌述的对象;教材提供的知识是学生构建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述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下,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才能突出其辅助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为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一味滥用则会造成无用信息的泛滥,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增加了师生的负担,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5.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
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若以简单的画面把本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现出来,势必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6.以单项活动代替双向互动
只热衷于信息技术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弱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思考,势必会抑制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势必会使教学禁锢于信息单向传递的系统,由原来的“满堂灌”异化为现在的“满堂听”。
五、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
1.环境因素
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而言,硬件设施仍然缺乏。如果真正在全校各学科中进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一个学校所拥有的计算机就显得捉襟见肘,难以为继。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对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破除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一定比传统教学效果好的误解,卸下自己思想上的包袱。
2.软件因素
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历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方式和效果。因此软件的质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使用前一定要做好软件的甄别和筛选工作。
3.学生因素
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层次是定位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将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应该考虑到学生具备怎样的知识?预备达到怎样的目标?使用怎样的教学媒体?否则教师事先没有准备,盲目地制作课件,即使在课堂应用了信息技术,但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仍然是一节不完整的课。
4.教师因素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仅仅依靠校本培训是难以达到熟练程度的,还需要长期的反复操作实践。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更重要地是要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一成不变,就会把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附属物,只能作演示或练习用,而不能真正起到实践课堂教学的作用。
六、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中的课件制作
1. 课型选择要恰当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达到更高学习效,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表现课件本身的精美而炫技。一味地追求技巧而不考虑文本和学生的因素,自认为课件就能替代所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将本可以用传统教学就能达到的目标制作成复杂的课件,那只能起到南辕北辙的效果。
2. 无知识性错误
选定文本后,教师对制作的课件要再度审核,确保无知识性错误。这里还包括一层,那就是还不能出现引起学生产生歧意和尚不能理解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思路清晰,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前预设,确保有的放矢。
3.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件制作不一定对整个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有时繁复庞杂的设计反而会失去教学重心,成为师生的负担。同时,课件要有明晰的结构,有利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22:46:49 | 只看该作者

4. 画面美观,影像流畅,音效清晰,配音标准
美观的画面,流畅的影像,清晰的音效,标准的配音以及动态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为课件增光添彩,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性情,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如果不加节制的滥用,反而会成为课堂的干扰因素,严重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 可操作性和兼容性并重
制作课件是为了快捷便利地实践教学,因此软件的选择要有广泛的兼容性,各种文件要以常见的格式为主,便于直接插入或链接,即使转移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也能正常操作和演示。
6. 交互性与智能性并举
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常以师生、生生、人机互动的形式呈现,达到多边反馈的目的,所以课件卓越的智能性更是其旺盛的生命力所在。
七、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的整合
1. 把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整合的演示工具
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或从资源库中选择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也可以编辑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图表、动画等。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通过文字、图像、声音信号将教材与教学融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地感官刺激。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使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把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整合的资源工具
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各种教育资源和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要的资源整理成文件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选取相关资源辅助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些教育网址,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库中收集信息和分析学习资料,成为主动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把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整合的交流工具
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具备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的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利用QQ或E-mail等通信工具开设一些讨论专题。让学生在有趣的讨论中各抒己见,明辨是非。从而对知识全面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把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整合的辅助工具
不可否认,学生的个性和智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法也有不同。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智力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游戏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人机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帮助。这样长期坚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 把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整合探究的工具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加工工具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整理成多媒体、超文本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一种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便于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情境。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总结科学规律和学习方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并动手实践,有助于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只要广大教师理性地认识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就能让教学活动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对传统教学模式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发展;只要广大教师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只要广大教师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就能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师生负担。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实践课堂教学不仅是时代赋于教师的神圣使命,而且是教育亘古不变的真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9: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