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作文教学经验交流文章 一次习作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6: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  一次习作引发的思考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
假期结束,我正发愁假后的第一篇习作如何设计。突然想到了假后就是周一,校长在例行的全校集会上要讲话,不如就请儿童练习写发言稿,题目就定为《我帮校长写发言稿》。

我为这样的设想暗自高兴,这是一种任务驱动型的设计,附带着“发言稿”这种实用型文体写作训练,对于儿童来说是新颖有趣,有效有用的习作经历。但同时我也感到一丝担忧:让一个孩子为全校最具权威的头号人物──校长写发言稿,习作会不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担心之余找来身边几个儿童尝试,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层次参差不齐,结果却很顺利。在我简单交代了习作构思后,小伙伴们稍作思考就动笔写作,轻松地完成了“发言稿”。阅读这些下水文,我感觉从文章角度而言,本次习作设计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写作情态上,儿童达到了易于动笔,表达轻松畅快的状态;文章真实感强,在任务驱动下,儿童在创作过程中能自觉转换角色,把写作当作是一次真实的任务,真心实意为校长写用得上的“发言稿”。

高兴没多久,一阵深切的失望袭来。在多篇下水文中,“校长”们发言内容出奇地一致。不外乎讲“安全”“在校纪律”“各项评比”“各种规章制度”“表扬与批评”虽说是三句不离本行,但是如此的枯燥无味的内容听上六年着实乏味,难怪儿童能轻易模拟创作。按照孩子的话说:这些我早就会背了。想想我在小学工作的这二十年,所听闻的讲话内容似乎也没有改变。台上念经的“和尚”不同了,念的还是亘古不变的经。难道能说的就这些么?为孩子朗诵一首诗歌,诵读一篇散文,讲述一个寓言故事,猜个迷,对联,歇后语等都难以登大雅之堂么?难道教育的内涵仅如此狭隘么?我不想在这里粘贴“教育”的名词解释,简单摘录一些名家对教育的见解: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王国维:“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而这完全之人是指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充分发达的人。”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

足够了,名家论教,内涵只有一个“人”字,学校就是育人的地方,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人物,是有能力且有权力立人的人。在校长的发言中,最多的应该涉及人的成长,人的个性,人的自由,是一篇篇关乎人性的演讲,因为儿童需要从这样的语言浸润中汲养。而我们听到的是制度如何,规矩怎样,谁做对了,哪个错啦……“安全”这个话题好像关乎人,但是每谈及“安全”,却又绕回“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罗列一条条高压线,好像恐吓你:小心,碰到即死,死了都是因为没听我的。这样的发言,话中无人,长期听闻的结果就只能是麻木,何谈学习?

语病过多,影响了模仿与借鉴。语言表达的精准度是衡量语言表达质量的关键指标,规范,精准的表达也是儿童学习母语的优质范本。阅读这些模拟发言稿,我能很明显感觉儿童在模仿着各自曾经的校长说话时的语言表达习惯,其中不少常见的语法错误,极为直白的口语,甚至是一些具有明显语病的句式。虽说是口语,但作为学校集会上的公开演讲,口语应该有所推敲,修饰,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嗷嗷待哺的学童。李大钊,闻一多,鲁迅,毛泽东,周恩来……这些伟大的革命领袖们都是演讲高手,他们面对工人,农民,社会各阶层人士都能慷慨陈词,口吐莲花,演讲稿保存至今的多成为重要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精品,我们确实应该向他们学习。作为作文指导的教师,我很理解儿童自然地将这样的句子运用于习作中,因为他们在写下这些句子时并未觉察到错误,他们在理直气壮地模仿借鉴心中的“范本”。怪不得他们,因为校长平时就是这么说的;平时也常听到老师们这么说话;从没有老师告知这句话是错的;听多了也习惯这么说……高频的重复表达很容易形成习惯,如果“高频”再加上“权威”,可能形成一种“明星效应”──这么说才是对的。这样想来是不是有些可怕?

我甚至期待于丹,易中天,王立群这样的百家讲坛名嘴担任小学校长,他们的语言是相对规范的,优雅,风趣,简练,工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语言风格,常听这样的表达,儿童能在潜移默化中主动与之趋同。这也符合中国古典教育观中所强调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以为这是“杀鸡用牛刀”,小学教育事关重大。儿童时期是学习母语的高峰阶段,我们应该为儿童的发展着想,为其提供一个准确,高雅的语言学习环境,这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得利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我相信大师必定有大智慧,大人文情怀,他们一定不会以为面对儿童讲话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可能随意而为。诚如昆体良说:我们要诚惶诚恐地向儿童学习!但我也隐约知道这是痴心妄想,我们只能期待多如牛毛的“校长培训”能增设“语言”科目,让校长们在培训中切实提升自己的言语表达质量,给儿童学习母语做个好榜样。

表达态度单一,扼杀了多元丰富的母语魅力。下水文中,儿童多次在表述内容前加上“严肃”一词作为定语,可以想象校长们在全校集会上说话都是“严肃认真”的,想来这无可厚非。但是从母语学习环境上来看,表达态度如此单一,无益于儿童感受到母语多元丰富的表达魅力。魅力来源于哪里,就在说话时语气,语调,语速,停顿,轻重音,长短调的无穷变化之中。

引用一个我曾经模仿设计的作文游戏,大家一起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丰富多彩的走过来》。全文如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6:13:45 | 只看该作者
引子:这个世界真是丰富多彩。今天,在我们的作文游乐场里,何老师要让大家领略“走过来”三个字的风采。哦,不,准确说是仅仅是标点符号的风采。你可能会想不到,汉字在标点符号的作用下能像孙悟空一样,有千变万化。

游戏准备:事先复习各种标点符号

游戏过程:

1.朗读擂台赛:朗读打擂台开擂啦,掌声欢迎小伙伴们,并请出我们本次的主角“走过来”。请大家运用自己的朗读技巧,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来朗读这三个字。希望通过小伙伴们的朗读,表现出这三个字多种不同的含义。

例如:凶巴巴地读,那是“鬼子”在吓唬小八路人;温柔地读,那是妈妈在呼唤孩子;急切地读,那时遇到危险时自然反映……

2.加标点擂台赛:请听题:给“走过来”三个字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看谁加得又快又好。注意啦,何老师还有两个小要求呢:(1)不能改变三个字的先后顺序;(2)要能说出加了标点以后的意思,言之有理就可以。

有些难度吧,没关系,这里有范例提供。

(1)走·过来(这是一个音译的外国人名字,如同哈利·波特,也可以叫走·过来!我将来要写本书,主人公的名字就叫走·过来。)

(2)“走……”

“过。”

“来……”

解释:这是一个体育老师连续跟三个学生说的话:他首先大声喝令一个学生快点“走”开以免挡住大家,接着欣喜地告诉第二个学生体能测试已经顺利“过”关了,最后温柔地招呼第三个学生赶紧“来”测试。

(3)走──过来(“走”是一个地方,“过来”是另一个地方,我用连接号把“走”和“过来”连起来,表示“走”是起点“过来”是终点,就像从桂林到北京的火车上写的:桂林──北京。)(4)走过《来》(“走过”就是“经过”的意思,《来》是一本书或这张唱碟,意思是从《来》这本书或这张歌碟边经过或走过去的意思。)

(5)走:“过来”(一个名叫“走”的人在命令别人,他在威严地说着“过来”两个字;或者他在激动地呼喊一个名叫“过来”的朋友。)

3.记个流水账吧:请小伙伴们用记流水账的方式,把自己的参加朗读和加标点擂台赛时的创意记录下来,加个开头,说说这个竞赛,来个结尾,谈谈对标点符号的认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作文。怎么样,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值得大家动动脑筋噢!

老师唠叨两句:语言就是这样神奇,一样的词语,通过不同的朗读,加上不同的标点,就能够演绎出万千变化。写完这篇作文,大家也能感受到语文的神奇和乐趣。

儿童经过启发后写下一篇生动的习作:

“跳动的”标点符号

刘琪瑶

标点符号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用到,可是你知道吗?其实标点符号中也含着许多奥秘。

据传,古代的诗没有标点的,到后来才有了标点。在这期间还有过一个故事呢!慈禧太后请来一位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诗。书法家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不小心,书法家忘了写“间”字,慈禧大怒,书法家急中生智,解释说:“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转怒为喜,连声称妙。

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们再做个游戏,也和标点有关。把“想当然”三个字加上标点符号,1.不能改变三个字的先后顺序;2.要能说出加了标点以后的意思,言之有理就可以。

(1)“想,当然!”这是一个人在问另一个人想要某件东西吗?那人回答“想,当然!”(2)“想当,然。”那个“然”是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是一个人问“然”想当某个职位吗?“然”回答然说:“想当!”(3)想·当然,这是一个外国人的名字,如同哈利·波特,也可以叫想·当然!如果以后有发表文章,主人公的名字就可以叫想·当然。(4)想当“然”,这个“然”可以是一本书里的人名,有一些人想当这个“然”,所以说了这句话。(5)想:“当然”。这是一个名叫“想”的人正在对别人说话,他或冷静地说这句话,或者他在激动地呼喊“当然”。

加完了这个标点,我不由地感到:原来标点符号的世界如此美妙呀,我今后可要努力学习,多多探究这个奇妙的世界!

以上这一例仅通过标点符号的变化带动朗读时的停顿变化,立刻就能改变语义,儿童参与其中能领略到母语的独特魅力。可以想象,长期在这样的趣味,生动,灵活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母语表达水平必定非同凡响,反之,长期在“严肃”的语言环境中受影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如果“严肃”地说的内容是:评比要扣分,检查不通过要整改,再次发现要严惩,从现在开始你要怎么做……母语谈何魅力?难怪英语那么流行,学了几年也基本上遇不到这些摄人心魄的词汇。

最后的思考:长期如此表达,具有教育效果么?这是我留给自己和读者朋友们思考的问题,无关母语又与母语存亡密切相关。我个人觉得把儿童集中起来“训话”是最为无效的,儿童听不进去,说了也白说,不属于教育范畴。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形式简单的粗暴施教,中国的未来谈不上整体竞争实力,母语也无以依存。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是,尚有不少人认为这就是教育常态,而且是一种简快,高效的教育。所以,现在的学校,集中的次数越来越多,讲话的频率越来越高,讲的时间越来越长,讲的内容越来越杂,一厢情愿地以为儿童会听得进去。听不进去也无妨,按照讲话中约定的条款惩罚就是教育的终极表现。这样的现状只能让人无语,我们的母语不能简单成:扣分,降等,评差……

我们在教育上确实要向日本学习。一条微博上说:日本将教育是成本最低的国防投入。日本的学校,从幼儿园开始养成各种习惯,包括穿衣,擦屎,洗澡,进食等生活基本能力,也包括礼仪,交往,防范,伤害自救,灾难逃生的生存能力的训练。小学更是以生活为圆心,以训练为半径的教育圈。我们可以推想从上文所述类型的学校中走出来的人会是什么样,能做什么事。我们也为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感到担忧。

少年强,中国强。欲使少年强,学校教育当强,校长当强。

(特别说明:此文中列举的讲话现象采自各个典型案例,无专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2: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