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5-28 17:50:50
|
只看该作者
3、落实课标要求,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保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实验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3.1合理制定教学策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1.1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基本仪器,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熟练、正确的读数。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各种基本仪器的共性加以指导,如基本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都需要零点校正或零误差修正等等。
3.1.2掌握技巧、改进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实验按教材介绍操作,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细心观察并用已有的知识对实验进行改进。例如尽管在干燥的天气下,摩擦起电的实验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演示都会失败,教师们便会向学生解释,这是因为空气湿度大,电荷泄漏使铝箔无法张开,但是有些教师却找到了实验的技巧所在,用同样的器材,在同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地使每次的实验效果都非常好。其实我们知道玻璃棒是绝缘体,将棒的四周在验电器铁盘边缘刮过去,转移到验电器的电荷才多,实验效果才会更明显。可见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懂得对实验进行改进,会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率以及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1.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除了上述的方法外,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
运用先进的DIS系统可以精确的测量数据。比如,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充分的发挥了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和计算完全由电脑完成,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投入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思路中。通过实验系统对实验数据分析和绘图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到气体压强P和体积V之间的线性关系。
运用摄像技术可以解决许多实验的难点。因为摄像技术,可以让瞬间现象定格,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变无法为有法。还有运用摄像头将可见度低的实验摄影放大,等等这些多媒体技术,已为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2保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2.1全面开放实验室
全面开放实验室对实验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在课堂上如果有些学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开放实验室可以给他们提供完成实验的机会;同时开放实验室可以使有想法的同学及时到实验室来验证或实现;还可以消除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让学生感觉到实验就在身边。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3.2.2改变实验形式和重视实验结果的习惯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现有教材把实验分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试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习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留有更多进行探究的空间。
3.3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3.1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仅限制于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也是重要的实验资源,特别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一些简陋的材料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更显重要。这些日常器具通常具有成本低,便于购买等特点,在很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极为重视成本低的实验的开发和利用,而对于我们这些经济刚刚处于腾飞起步阶段的国家,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低成本实验设计的创造性,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利用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3.3.2开发利用社会课程资源
社会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报刊、电视、科技馆、博物馆等等,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该如何利用社会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决定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意义,落实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融.教育心理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郑梅,等.在生理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05
3、汪燕清.把握基本要素.优化课堂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12)4
4、叶弘梅.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物理教学探讨.2006(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