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4-5-16 21:07:37
|
只看该作者
四、购物中的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教师、学生共同准备:课前收集一些合格商品和不合格商品的外包装。
活动过程
1.案例导入:教师简单介绍虚假广告害人的真实案例。请同学们说说从中你得到
什么启示。
2.阅读教科书:阅读教科书63页后说说你的看法。
3.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说说你发现的虚假广告。
4.教师小结:广告宣传商品,引领人们的消费行为,但是一定要注意提防虚假广
告。同时我们要知道,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5.分组交流:同学们说说自己不愉快的消费经历。
6.全班讨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7.故事续编:小强的爸爸为小强买了一个复读机,用了两天就坏了。小强拿到维
修点去修,用了几天又坏了,反复修了三次,都没修好,小强要求退货,但商场不同
意。请同学们为小强的故事续个结尾。
8.全班交流评议:评一评哪个结尾好?为什么?
9.教师总结要点:买商品要认真挑选,看价格、看质量,但在消费中难免会遇到
一些麻烦和问题。当我们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要害怕,也不要自认倒霉,《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我们的法律武器。
活动要求
1.在消费中的不愉快经历是学生产生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的感性基础,所以活动
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生也许不是很了解,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先收集一些资料,在活动中可由学生比较熟悉的“3•15”引入,并告诉学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条款及相应的知识。 。
3.故事续编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
法解决问题,教师把握的是法律尺度和道德尺度,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答案,同时也要倡导学生去寻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活动拓展
交流活动:我的维权体验。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在活动中表现出对活动的喜爱和对生活的关心,态度是否认真、严谨、、
2.学生在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否知道几种查找资料的
常用方法。
3.学生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和交流中
是否专注倾听,得出的结论是否基本合理。
4.学生自己是否能独立购买需要的物品,知道比较价格、质量,有比较正确的消
费观念:合理消费、量人为出、科学消费。 .
5.学生是否掌握几种鉴别一些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质量的简单方法。
6.学生是否能说出几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