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资料 八年级下册古代游记、名胜记诗文单元说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6:5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参考 八年级下册古代游记、名胜记诗文单元说明
课程研究所 顾之川
一、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古代诗文的阅读,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以五首古代诗歌组元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



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因而山水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本单元所选的几篇山水游记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岳阳楼记》也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小境界,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醉翁亭记》作者自己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以宽和仁爱之心,“乐民之乐”。而袁宏道纵情山水,陶醉于郊野春朝的美景,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官场的厌倦,是作者个性的张扬和抒发。学生通过学习这几篇散文,不仅能培养欣赏山水之美的高雅情趣,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感情,而且文中表现出的古代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胸怀情操,怀才不遇的遭际和苦闷,向往精神自由的个性等,也能给学生浓郁的人文熏陶。



从写作上讲,这几篇散文也很有特点,能给学生多方面的启发。《小石潭记》采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而《岳阳楼记》则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醉翁亭记》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全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而《满井游记》以白描的笔法,不堆砌辞藻,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都可以借鉴。而文章在语言艺术上骄散结合,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骄偶短句,流利畅达,简洁凝练,抑扬顿挫,富于韵律之美。语词虚实相间,如《醉翁亭记》用了21个“也”字、25个“而”字。诵读起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效果十分明显,是加强古文诵读的极好材料。



二、课文说明



《小石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浏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程度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鱼则“若空游无所依”,澄澈透明,生动传神,穷微尽妙,意境幽深,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腾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郑重叙说事情本末,准确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意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却表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而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融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满井游记》是一篇记游小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郊游的所见所感,描写了北国早春的秀美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表又合乎情理。



三、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是根据本单元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所选课文的特点来设计的。



首先,本单元研讨与练习的设计,比较强调背诵的内容。比如《小石潭记》要求“背诵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了,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岳阳楼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醉翁亭记》要求“朗读并背诵全文(注意文中连用的21个“也”字,它具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读出它的味道来)”。设计这一类的背诵题,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所以,关于这类练习题,大多不是单一要求,而是要和课文理解紧密结合起来的。



其次,本单元的研讨与练习设计,比较注重让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如《小石潭记》要求学生仔细品味描写潭中游鱼的一段文字;《醉翁亭记》要求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岳阳楼记》要学生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满并游记》要求体会文中写景的特点和找比喻句,《诗五首》让学生比较《饮酒》和《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加强对课文语言的品味,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所以通过练习题来加强。



第三,本单元的研讨与练习设计,还注意拓展学生的思维,设计了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如《小石潭记》第三题“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醉翁亭记》第三题附了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词《瑞鹤仙》,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并写一段文字,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诗五首》最后一题要求学生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产生联想并与同学交流等,都属拓展性题目。



四、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的艺术风格。古代诗文教学中,诵读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学生能流畅诵读,对课文内容才可能真正掌握,而且诵读本身,就能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要求学生诵读时,不要死记硬背,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有关的逸闻趣事引出话题,增加学生兴趣;还可以先用相关的音像资料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理解内容要点,或先掌握部分特别优美的语句后,再逐步成诵,总之要以灵活多样的手法,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第二,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比较,既可以是课内几篇文章之间的比较,比如山水游记文各篇写景方法的比较,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比较等;也可以是课内内容和课外有关内容的比较,比如课文中山水游记文写法和课外《自读课本》所选这类文的写法,或是课文中山水游记文和课外类似的山水诗词的比较等。这种比较,教师应以点拨为主,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第三,除了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外,还可以搞一些拓展性的语文活动。比如组织一次春游或秋游,让学生仿照所学课文写一篇游记;利用图书资料(包括音像资料),围绕有关醉翁亭、岳阳楼等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综合研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并借鉴古人感受自然、抒发情感的方式,尝试写一点抒情文字等;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不限于学过的)朗诵比赛,对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诗(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编成诗剧表演。



(本文内容为节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7: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