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文章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鲁迅《藤野先生》说起
山东省莱芜市辛庄镇中心中学 王瑞金
【摘要】学生对作文有为难发愁之感,关键是平时缺乏积极的训练。选材、组材非常重要,是作文训练的根本,要认真地向名家学习。我们在学习名家作品时,要认真对待,下苦功夫读到位。在听老师讲析名篇时,须特别关注、深入领会。无论是结构层次的严谨,还是词语的活用上,须确实把握清楚。
关键词:写作能力;结构严谨;布局谋篇;发掘文章内涵;平易近人
部分学生对作文有为难发愁之感,选材、组材欠妥当。我们应当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呢?鲁迅说过:“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当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看来,针对学生读写方面的缺欠,根据几篇名作进行剖析,帮助学生“看出”作者怎样写,领悟自己“应当怎样写”,该是提高其读写能力的好方法。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就是尝试着这样做的。
首先,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教会学生布局谋篇。
初中学生在读写复杂的记叙文时,不容易掌握谋篇布局。《藤野先生》是写得较长的叙事散文,涉及了许多人和事,地点也多有变化。为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线索、学会谋篇布局。我按照传统的起承转合形式,把文章分成四个部分进行讲析:
1.从“东京”到“喝芋梗汤”,写鲁迅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漂洋过海,远奔求师。这是全文的“起”。
2.“此就”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正面写出了藤野先生对“我”“热心的期望”及“不卷的教诲”。这就是全文的“承”。
3.从“有一天”到“此后的状况”,写鲁迅受到国耻后,震动极大,决心弃医从文告别先生。这是全文的“转”。
4.“我离开仙台之后”到“深恶痛疾的文字”,写藤野先生“为了中国”“为了学术的精神,永远鼓舞“我”战斗。这是全文的“合”。
鲁迅是按照上述“求师──从师──别师──报师”之线索,以藤野先生为中心,写出了这篇凝聚着师生深情的杰作。以上的讲述,虽然与《教参》上的某些分析不同,但层次清晰,符合文章结构规律,学生容易理解。然后我又讲了“起平直,承从容,转变化,合隽永”的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多数学生对文章的谋篇布局方法感到清楚
其次,把握鲁迅从师的一段文字,教会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选取材料。
学生最感困难的,就是他们不会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而他们读以平凡生活为主题的文章,往往读不下去。为了克服这方面的困难,我们把鲁迅从师一段所选的五个事例,逐一讲析,让学生“看出”鲁迅是怎样从平凡的生活中来选材的。
1.在师生生活中,主要是课堂生活,鲁迅首先选取课堂生活来写;学生对老师印象最深的,往往是第一课堂,鲁迅就选第一课堂来写。先生的音容笑貌学生最关注,鲁迅就先写音容笑貌;先生讲课不离书,鲁迅就重点写书;书是先生“挟着”带进课堂,然后又“放在讲台上”的,从空间上看,它“大大小小”的一叠。从时间上说,它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所有的这些叙述都是真实的,就是对那些“坐在后面发笑”的留级生和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一个教授的历史”的叙写,也都是取自当时真实的生活,它反映了学生的不同程度,反衬了先生的风度。
2.在师生交流中,还比较重要的是批改作业,所以鲁迅接着写了先生添改讲义。
3.为确保传道、授业,老师经常要批评指导学生,所以鲁迅就又写了先生批评解剖图。这是写得非常精彩的语段,我作了重点讲析。
4.与批评同样重要的是表扬,所以鲁迅接着又写了先生表扬自己解剖尸体。
5.随着师生感情的发展,关系的融洽。老师也会向自己的学生询问疑难,所以鲁迅写先生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情。
五个事例,全部是从平凡的师生生活中选取的,既真实,又自然。把它们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地组织起来,生动体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热心的期望及不倦的教诲。所以这是一段反应师生情深,指导学生从平凡生活中选材的好例子。
再次,根据鲁迅别师的第三大段,指导学生写文章要向纵深发展。
有些学生作文,容易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写不出事物在一般发展之后的深刻变化,因此主题得不到升华。而他们读文章的时候,对高潮的部分也往往下不到功夫,把握不到位,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文章时“转要变化”的规律,所以我集中讲析了鲁迅别师的第三大段,由此我体会到,这一大段中的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匿名信和电影的刺激,年轻的鲁迅思想产生其激变。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告别先生。在这里鲁迅由一个教育的被动者,变为教育的主动者,他由学医变为从文;他由求学变为别师。
第二,对藤野先生的描写,则从第二段的明线和正面,转为暗线和侧面,匿名信事件时,“我便把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没有写出先生的反应;观电影时,也没有写到先生是否在座;惜别时,虽然写到先生,但他毕竟是被动的。
第三,文章笔调也发生了变化,由写师生生活的平和变为悲凉;鲁迅受到国耻,满腔悲愤;藤野先生被诬,其愤慨可想而知;并且在告别时,鲁迅分明看到了先生的“凄然”,听到了先生的“叹息”。
文章的变化,显得深奥起伏,优美动人,发人深思。但是应当告诉学生:一、文章的变化,是文章中所写的事物发展的自然结果,不是作者横加的。鲁迅所写的弃医从文,以及他思想激变的原因,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确实是真实的。所以要写好文章变化部分,须向生活的纵深发掘。二、文章所写的变化,又是经过作者精心选取的。在鲁迅此时的生活中,自然会遇到复杂变化,但鲁迅还是选了他思想的激变来写。这说明,文章高潮部分要选最主要的变化来写。三、写变化是深化主题需要。鲁迅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歌颂日本学者藤野先生为中国、为学术而对“我”热心地期望和不倦地教诲,表达无限的感激之情。“别师”语段,较好地深化了这个主题。由此看到,藤野先生不但在正常情况下,为教育鲁迅付出了心血,而且在受到诬蔑时,仍含辛茹苦的教育着自己的学生。他了解了自己学生的志向,所以在鲁迅告别时,他虽然“凄然”,但也没有阻拦,师生之情在“为中国”的伟大高度上统一了起来。试想,如果鲁迅只写上课和批改作业,主题如何能得到这样高度的升华呢?所以,把握变化部分,是发掘文章内涵和开拓学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反映,听清了课文的变化部分,才感到老师讲足了;写出了变化部分,才觉得自己作文提升到了较高的层次。
最后、把握重要语段,每一个语段就是文章的一个小单位。教会学生把握文章的语段才能较好地理解文章。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语段的写作,“看出”鲁迅是怎样运用生动地词语组成整篇文章的。我着力分析了藤野先生批评解剖图语段。前面说过,这是一个写得非常精彩的语段,摘抄如下析之: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你看,你讲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为深入的讲析本语段的用意,我先讲述了一些词语的含义,然后指出整个语段的结构:“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研究室”是最好的教学环境;单独“将我”叫去,反应先生的关怀。
“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翻”字生动传神,说明先生细致耐心。
“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指着”,反应先生的郑重;“和蔼”,体现先生的可亲。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你看”,提醒注意;“移了一点位置”,是错误所在。错“一点”先生就发现了给指出了,反应先生治学严谨。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仔细体会学生出错的原因。“你看”“自然”,还有前面的“指着”,两字一顿,语调舒缓,说明先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阐明科学和艺术的不同。强调科学必须严格尊重事实不能主观随意。这是此次批评的核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做了示范。
“以后你要全照这黑板上那样的画”──提出要求。试想,一位学者,亲自找来学生,亲自翻出讲义,亲手指着,向身边的学生指出缺点,分析原因,然后做出示范,提出要求,并且平易近人,语言亲切,这是多么可敬可佩的严师啊!这部分文字叙述平铺,但生动传神。
本部分文字有三层次的语段,构造十分严谨,语段的第一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关合前段,笼起下文;“可惜”两字承上,表示所写内容将发生转变;“太不用功”所以解剖图出错,引出先生的批评;“也很任性”,所以受了批评之后,“口头答应着”,心里还有童心之想。而中间一段藤野先生的话,则是严格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写成的,反映了作者作为学者、教育家的风范。当然,这里的“不用功”和“很任性”是作者自抑的写法,反衬先生的慈祥和认真的态度。赞扬之意,不言而喻。
总之,我认为,有计划地抓住几篇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名家之作,加以分析,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