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秀论文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0:4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预览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
    面对新课程,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
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以激发兴趣为龙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萌发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我十分重视每节课的导入,要求自己每节课都要在“求趣、求疑、求妙、求奇”上下功夫。
1、以“趣”导入,诱发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它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因素,用一些与新课有关的“趣题”、“趣事”引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先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时的壮观场面,并配上饱含深情的语言:“我们的神舟五号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在熊熊火焰的推动下,急速飞向太空。你们看,当飞船飞到第七圈时,杨利伟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并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一面联合国国旗。红色的五星红旗和蓝色的联合国国旗交相辉映,灿烂的金星映照着银白的橄榄枝,仿佛是一个形象的宣言——宇宙,中国为和平而来!世界,中国为和平而来!这面特制的五星红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它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国旗尺寸有什么不同吗?”从而引出课题——比例尺。教师营造诗一般的意境,精心设计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怀着兴趣和期待,进入新知的学习。
2、以“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精心润色内容,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心理,使学生怀着迫切求知的心理进入新课,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过程。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面对这一节比较单调乏味的概念课,如何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我一上课,就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海尔奇遇》,并说“海尔兄弟在海上漂流了三天三夜,来到了一座孤岛上,他们发现了一座金库,金库里有许许多多金子,其中有三只箱子一模一样,上面写着:‘你可以选择带走一个箱子’箱子上面分别写着0.1米的金条,0.10米的金条、0.100米的金条,海尔弟弟要选择0.100米的这个箱子,他说:这个箱子里的金条最长,可海尔哥哥不同意,他说:‘随便选择一个箱子,因为这三个箱子里的金条是一样的。’于是兄弟两争执起来……同学们,究竟谁的选择最明智呢?答案就在这节课里。”这样学生的“疑”就被激起来了,疑问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急于要释疑,于是便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的探求。
3、以“妙”导入,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定的吸引力,教师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巧妙地组织教材,应用迁移的规律,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的学习。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课一开始,我就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说出拍手的规律。”接着就按照“X、XX、X、XX”的规律拍手。我又问:“谁能说出拍手的规律?”生答:“1、2、1、2的拍。”“那么如果按照这一规律一直拍下去,谁能用数字表示出这一规律?”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写出了121212……,然后再按照“XX、XXX、XX、XXX”的规律拍后,让学生用数字表示成232323……,继而说明“像121212……或232323……这样依次不断地重复的现象是循环。生活中经常出现循环现象,那么数的计算中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有趣的情境,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4、以“奇”导入,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最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借助CAI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最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有意注意,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通过CAI课件,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进了故事场面:小头儿子要逛公园,先坐正方形轮子的小车。小车动不了。接着改乘椭圆形轮子的小车,车开动了,但小头儿子忽上忽下,惊魂不定。最后,他坐上圆形轮子的小车。小车滚滚向前,小头儿子舒心惬意。那么圆形与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圆形轮子的小车开起来为什么平平稳稳呢?……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激发兴趣,又能创设悬念,学生自觉地、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以上导入新课,学生轻松愉快,感到数学学习“易”、“趣”、“活”,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要我学”积极地转入“我要学”,为持续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
二、以探究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持续发展的潜能
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明确的学习目标下的实际操作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创新,在自我发展中开发潜能,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沟通教育理想彼岸和学生发展此岸的具有转换功能的桥梁(叶澜语)。”
1、建立最佳心理结构,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
罗杰斯指出,促进创造的两个重要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情感信息帮助学生建立最佳心理结构,创设以“个性自由发展为真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从而情趣盎然地去探索新知。例如,为了让各类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按照“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培优辅差”的原则,促进各类学生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在成绩评定上,我用“分层鼓励法”,采取“表扬、鼓励、帮助”6字方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地发言,作业错了也不厌其烦地订正,考试不及格,积极申请补考,人人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2、实行“再创造”活动,勃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荷兰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学生的“再创造”,即由学生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创造或发现出来。如同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学会创新,勃发创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数学的“再创造”。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先让学生收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然后让学生分组自行探索整理数据。学生在尝试过程中,亲身体会到:分组过小(如每1厘米为一段),数据分布分散,看不出什么规律。而分组过大(如每20厘米为一段),数据分布集中,也看不出什么规律。而至于合适的分段,只要能清楚的描述本班学生的身高状况,可以每5厘米为一段,那么每6厘米为一段难道就不可以吗?引导学生大胆设疑、猜测,自主地进行旧知检索、新知探索,感受着数字创造的乐趣,增强了创新的意识。
3、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一切科学发现都始于发现问题,始于问题所激发出来的探索活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求异,不仅是学生主体的体现,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核心。例如,教学“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时,当学生用课本中的列举法、图示法、大数翻倍法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后,我及时鼓励学生“除了这三种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小数翻倍法、集合法、分解质因数法”跃然纸上。当一个学生用短除法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并出示短除法竖式时,
最小公倍数是:2×3×4=24。

这时,有个学生受到启发,立即提出:“只要用6和8的最大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的积,所得的商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比课本简便。”对这样有意义的猜想和发问,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学生集体探索、验证。于是学生们在小组里作出了如下验证:
(1)6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2,
6×8=48     48÷2=24
(2)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18×30=540     540÷6=90
说明这种简便算法可以普遍适用。这样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讨论、猜想、验证,既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会质疑的本领,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既要学习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又要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寻求最好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设计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开放题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教材中配置的开放题,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开放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探索。例如,教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出示了一道开放题:“用一根12米长的绳子,在外面的空地上围一块面积最大的活动场地,能围多大的地?”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合作探索,先后有图1、图2、图3三种方案,并得出了圆面积最大的结论。


图1            图2                     图3
S1=3×3          S2=4×2       r=12÷3.14÷2≈1.9(米)
=9(平方米)     =8(平方米)    S3=3.14÷1.92                                                   
≈11.3(平方米)
这时,有一学生提出:“我借助教室的墙壁来围,围成的面积更大。”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探索,于是,又有了图4、图5,并得出图6面积最大的结论。



图4                  图5
S4=4×4=16(平方米)      S5=6×3=18(平方米)
        
                c=12×2=24(米)
         r=24÷3.14÷2≈3.8(米)
           S6=3.14×3.82÷2≈22.7(平方米)
这样,利用题目的开放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创新的翅膀,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知识运用也更灵活,更有创意,整个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0:48:45 | 只看该作者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持续发展[1].doc (36.5 KB, 下载次数: 2004) 完整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9: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