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4-20 09:11:49
|
只看该作者
《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俞国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目的,掌握了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例2同样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突出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
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例2从做游戏分组的问题“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么分组呢”的问题出发,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组(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分类的含义、学会了分类的方法,例2只提示了两个分类的标准,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简单的统计表,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同时使学生看到: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体会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这里的“统计表”是非常简单的,非正规的,它是在例1中所呈现的第三种方法的基础上画上线以后得出来的,表头并不完整。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度”。
“做一做”是让学生自选标准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两类),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进一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教学难点是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重难点突破
1.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突破建议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充分的“分”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分类”,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不应将数据直接提供给学生。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分类思想。在结合生活实际分类时,要注意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在分类过程中,标准可有多个,具体选择哪个标准,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需要是什么,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还可以多设置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分类活动,如立体、平面图形等,让学生体会分类的作用。
(3)引导学生经历利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结果的生成过程。在学生自选标准进行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结果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利用学生中出现的用文字呈现分类结果的方式(例1的第三种呈现方式),给该方式加上线,把单位统一写在前面,从而变成简单的统计表。通过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感受用它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简单、清楚。
2.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突破建议
在学生根据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探究活动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呈现的分类计数结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比。一是针对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对比,教师可以展示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后所呈现的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学生讨论“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分类结果不同?”;二是针对相同分类标准进行对比,教师同样可以展示根据同一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后所呈现的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他们分类结果相同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虽然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但在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划分的结果数据加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