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境离生活越近越好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数学知识置于一定的现实情境之中,有利于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新知,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否所有的情境都离学生的生活越近越好呢?不作有效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光靠罗列现象,很难作出胸有成竹的回答,同时也无助于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现撷取报刊上的两个案例试作分析。

教学“24时记时法”。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有一道题,提供了一张从南京到秦皇岛的火车票,问妈妈去秦皇岛,她下午几点前到达车站比较合适。某教师将它改为所在省会到本地的汽车票,问题也作了相应的改动。除此之外,还把教材中的许多习题内容改成了有关本地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

教学“求商的近似值”。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阿姨购125米布为学生做校服,若每套校服大约用布2米,这些布可做校服多少套?

结合上述案例,笔者以为,生活情境不一定离学生越近越好。以第一个案例为例,为了达到目的,针对学生没有坐过火车,没到过南京、秦皇岛的现实,教师特意将教材内容作了改动。但这一改动,照顾了亲近感,却忽视了新鲜感;照顾了当前,却忽视了将来;降低了难度,却影响了问题固有的挑战性。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关键看我们如何取舍,如何权衡。笔者倒更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情境的创设固然要兼顾学生的生活,但这里的生活应该是一个“大生活”,而并不完全等同于学生熟悉的“小生活圈”。选择题材时如果能适当超越一些时空的限制,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再来看第二个案例。有同学错误地解答为125 ÷ 2 ≈ 63(套),该文作者的解答为62套,相信绝大多数教师也这么认为。但果真如此吗?实际裁剪服装时,涉及布料幅宽及衣服尺寸问题,哪怕做一件衣服,一般的师傅为了省料都进行套裁。一块长布料在不同技艺的师傅手里,如果单件做得多,其利用率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最大值)。125米的布,每套衣服大约用布2米,这里的2米又是大概的数量,实际的答案绝对不止62套。究竟最多能做多少套,光有问题中简单的条件,恐怕连高明的师傅也解答不了。做衣服每个农村学生都经历过,不可谓离学生不近。为什么离学生这么近的生活问题,学生解决起来却错误不断,甚至连大多数教师还以错纠错呢?笔者以为,那是因为生活现象并不只是数学学科抽象的原型,合理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有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参与。试想,本打算提供一些离生活很近的问题情境,以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果却在题材的科学性、解题方法的合理性等问题上惹了一堆谁也讲不清、道不明的事,自寻烦扰,又是何苦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那我们究竟应如何把握生活情境的设计原则呢?笔者以为,各种教学杂志、报刊介绍了大量成功的情境设计的经验和刻骨铭心的教训,教师要由表及里地吸收其中的养分。仔细研读这些经验和教训,无外乎六个字:抓住本质联系。为了便于指导具体操作,可解读为“简易、自然、有效”。运用不同的六个字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两个案例,思路就可以茅塞顿开。第一个案例,火车也好,汽车也好,外地也好,本地也好,并不影响24时记时法的知识本质,它们只是情境的外部附着物。因此从隐性价值考虑,改后的情境还不如教材原先的好。第二个案例,表面上“简易、自然、有效”,实质上复杂、牵强、无效,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经验,只不过“实质”很容易被“表象”掩盖罢了。

至此,我们有理由说,如果能有效突出情境与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那么生活情境的设计越简易、越自然,也就越好。“简易”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多给学生创造一点思维活动的空间,降低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效益。“自然”即顺应学生的需要,而非教师的需要;顺应“数学”的需要,而非凌驾于“数学”之上的需要;既不要牵强地贴上隐性价值的标签,也不要无视隐性价值的存在。有了上述前提,再谈“越近越好”或许更妥当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3: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