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实现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这一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用心施教,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
课堂不单是传递知识的地方,更是培育人性的基地。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首先是对“人”的教育。我们应摒弃那种忽视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养成,忽视学生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甚至以损害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为代价的数学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首位,充分挖掘数学学科中特有的情感因素,用心施教,积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感表现和道德养成,使数学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例如,案例中的教师建议大家表扬那位如实汇报的学生,并说说为什么要表扬他,就很好地体现了以上观点: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善于捕捉课堂上的道德教育的时机,有意识地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二、 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
过去,不少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枯燥、难懂,教师则信奉“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待学生的学习缺乏耐心细致的引导,造成一部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谈不上使学生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