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牢记一个要求,即熟悉年段目标,围绕年段目标,确定好课时目标
“2011年版课标”从低段、中段和高段,分别就“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第一学段“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年段目标的统领下实施教学。同时,同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板块,除共性目标外,其年段目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下表可以看出。
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年段目标的要求,确定好课时目标。确定课时目标要力求做到:一是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时,注重过程与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是课时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易于操作,切忌大而笼统;三是课时目标要少而精,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切忌面面俱到;四是课时目标必须把文本的语言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结合起来。
这样在年段目标的统领下,确定准确、恰当、具体的课时目标,力求使每一堂课的教学能够做到依“标”扣“本”。
四、遵循一个规律,即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
“教学有但无定法。”这里的“有法”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系统论的阐述,整体总是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一个来回,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就低段阅读教学而言,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内容──细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内容──精读课文,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品读课文,学习语言,加强积累”的教学流程组织教学,让学生读有目标,读有收获,真正实现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懂,学习“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中高年级精读课文的教学应抓好以下环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教师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随后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内容没读懂,哪些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必要时可让学生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感知、领悟和概括能力。
(2)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探究。或紧扣文中的重词句,理解其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或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读书释疑;或让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就典型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或挖掘文章的“空白”处,引发学生的想象,补出相应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读的指导,在重点探究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培养学生的语感。
(3)品读赏读,揣摩写法。
精读之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对全文进行品读赏读,形成整体印象,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谋篇布局的方法,并抓住自己喜欢的部分(优美句段)反复品读,熟读成诵。
(4)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摘抄下来;找准读写结合切入点,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或段落结构特点进行仿写,实现由“仿”到“创”的过渡。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内化语言和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阵地之一,所以,教师要以一篇篇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例子的阅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