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3-17 09:09:39
|
只看该作者
三、培养良好的写的习惯
1、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
2、教师要重视语音教学。语音教学与拼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视语音教学,找出单词的发音规律,利用发音规律记忆单词,这样学生拼写单词的准确度就能大大地提高。
3、教师要优化教学形式
(1)“选”,即选帖,选字。练字总是从临帖开始的。
(2)“读”,即对所写内容进行观察、揣摩和理解。“读”字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但重要的是“授之以法”,使学生能对单词进行熟练地拼写。
(3)“纠”,即纠错。看同学的作业或练习,找出书写不规范的地方,比一比,谁的眼力比较厉害。用这种活动形式来提醒学生写好字,写规范字。
(4)“新”,即教师设计形式新颖的书写练习,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4、开展多样化写字活动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在情景中学,写的教学也要在情境中进行。促进小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如组织班级写字比赛、参观其他同学的书写、班级文化建设阵地里的写字角定期更换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把音,形,意,境有机地整合到书的教学中来。
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内容,降低课堂学习难度,促进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预习的好处有以下四点:
(1)、预习一般是 ”单兵作战”, 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增强独立性, 减少依赖性;
(2)、预习中发现问题, 找出疑难点, 带着这些疑难点去听课, 能减少盲目性, 增强听课效果;
(3)、经过预习, 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 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当堂巩固知识;
(4)、重复是加强记忆的基本手段, 课前预习就等於先学习了一遍, 有利于加强记忆.
2、要注重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1)、让预习成为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课文前面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
(2)、借助磁带和录音机,听课文录音,过好听力关。认真倾听课文的内容,使自己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
(3)、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跟着录音机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
(4)、通过分析、揣摩、联想,过好理解关。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作标记,并提出质疑。
3、要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要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引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2)、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4、端正学生预习态度,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应着重培养他们树立预习的观念,随着年级的升高,再让他们逐步掌握预习的科学方法。只有学生对预习有了正确的态度,才会真正认真地对待预习,也才能从预习中获得收益,激发预习的兴趣。
5、正确处理预习与听课的关系
有些学生在进行预习后,由于事先了解了老师所要讲的内容,听课时就不认真听讲了,这样,预习反而影响了听课的效果。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课堂学习决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和预习中的难点,以便集中精力听课。使预习与听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6、要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生由于不会预习,也没尝到预习的好处,故而对预习持被动态度,一旦学生在预习中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一定会十分欣喜。学习变得有所追求,对预习发生了兴趣。这时,老师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清除对预习的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习惯即可养成。
五、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知识的保持离不开复习。我国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遗忘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保持是相对的,遗忘是绝对地,在英语学习中,要战胜遗忘,就不能忽视复习。
1、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习惯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如果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明确的目的,养成习惯就会有更大的动力。从第一节英语课起,就讲明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要想成绩好,就得能吃苦,每天要进行1小时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2、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稳固的神经联系。巴甫洛夫说:“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这就是说学习习惯是训练而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总之,小学生年龄小,坚持性差,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正确的评价,否则良好的行为不易坚持到底,难以形成习惯。只有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肯定性为主,多赞扬和奖励,使学生在形成好习惯的过程中有一种精神满足,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