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榆树市聋哑学校-----宋秀芝
摘要: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有利于推动聋校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已成为特校教学日益关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将以传统教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占据课堂,它声形并茂、图文交互、能打破时空界限,调动图、文、声、像等多种功能,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地展示在聋生面前。所以,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感受,如果恰当地运用,将会开辟聋校语文教学新天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聋校语文教学 运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根据我们低年级聋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围绕学习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意境,让聋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词学句和口语训练,使他们想学、乐学;想说、愿说。
如在教学《北京 天安门》这一课看图学词学句时,我先播放北京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录像,让聋生说说自己刚刚看过的事情,具有现场效应了,接着指导聋生模仿本校升旗过程进行表演,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升旗仪式的过程,在动作情境的促动下,聋生能较通顺地把整个过程说出来,从而理解“升国旗、敬礼”等词语;再播放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们登上领奖台时升旗奏国歌的画面,让聋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说出为国争光的自豪感,激起聋生爱国情感,从而理解句子“我们爱天安门”、“我们爱国旗”、“我们爱北京”。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观察图画,合理想象。
聋生对事物主要特征的视觉鉴别、比较、区别能力都较强,他们在色彩、图案刺激等视觉记忆方面的表现优于正常学生。这就提示我们,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色彩缤纷的图画总是能引人入胜,激发人的想象力,低年级聋生尤为喜欢,因为它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年级聋生思维的特点,因而图文结合成了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反馈性等特点,将图、文、像融于一体,使聋生大大增加看和读的机会,实现了智能化的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过程。文字、图像、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帮助聋生更形象更全面地观察图画,并根据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交流和表达的欲望,提高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如《春天 天气暖和了》一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一年四季的一些景物特征及其变化。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句的定格画面。“春天,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夏天,树上的蝉儿不停地叫着;秋天,黄叶纷纷从树上落下来;冬天,河水结冰了”。像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其真实画面,聋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且拉近了时间距离,跨越了空间界限,使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有破竹之势。聋生不但获取了信息,开阔了视野,阅读能力也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化抽象为具体,减少阅读障碍。
聋生由于受听障的影响,难以用耳朵接受外界语言的刺激,加上一些阅读材料的难度高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因不能理解而不愿去读,特别是更少课外阅读。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抽象程度较高,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视听结合、声光结合与动静结合,将抽象信息转为形象信息;将文字信息转为图像信息;将无声信息转为有声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教材的阅读难度,使聋生能很好地读通读懂课文,激起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随之提高,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过渡到课外阅读,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如教学《今天我喂鸡》句子“最后出来的是‘金皇帝’。它抖了抖锦衣似的羽毛,拍了怕翅膀,就昂着头,喔喔喔地叫起来。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皇帝。”其中“金皇帝”、“锦衣”这两个词语虽然都是写公鸡威武的样子,可以通过看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但“金皇帝”、“锦衣”都是远离聋生生活年代的画面,学生读起来还是比较费解。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古代穿着金黄色龙袍的皇帝和跟随锦衣队的图像画面,再与文中插图和句子作比较,并让聋生上台表演,问题就一下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