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兴趣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5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兴趣教育
吉林省榆树市育民中心小学   赵国辉
[内容摘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提高,信息技术也在迅速地发展及广泛应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信息技术对教育创新的作用入手,着重阐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信息技术在今后的教育应用中要突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同步进行,在教育中创新,在创新中教育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兴趣教育;创新
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江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的学,强调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而影响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当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下,一种全新开放的教学模式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在与各科教学进度整合。多媒体教学能把许多枯燥抽象的章节内容,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它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活动变得活拨、有趣、使学习气氛变得轻松、和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理解,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小学生一般比较活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孩子们好奇渴望的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并能根据课件或老师的要求迅速思考,迅速反映,求知欲很强。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森林里,动物王国为了迎接一次别开生面的骑车比赛,要求参赛者自己设计车子。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为了取得胜利都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许多款外观别致,形状各异的车子。瞧,小猴子骑来了正方形轮子的车;小熊猫骑来了椭圆形轮子的赛车;小松鼠骑来了圆形车轮的赛车,但车轴却没装在车轮中心;而猩猩却骑来了车轴安装在圆形车轮中心的赛车。学生们看着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滑稽可笑的动画表演,心里特别高兴,这时我抓住时机;问:“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哪个小动物能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呢?”为什么小猩猩的车子跑得既快又平稳呢?”“你们想不想解开这个谜?”老师的提问使学生心理上,由好奇心到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发展到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学习的需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整节课,学生学得既有趣,又轻松,又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54:35 | 只看该作者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不仅是对软件的应用,而更多的是要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目前信息技术有很多软件,通过对这些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一种学科的过程中联想到其它学科的知识,进而可以很好地和其它学科整合。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不断地发现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多媒体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多媒体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生活。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创编活 动,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变通、大胆尝试。
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创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重教改,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若能通过探索去发现一些结论,这就发展了其自身的创造能力。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指导,有意识地加强创造性的信息技术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例如,在讲画小房子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我先用多媒体演示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图画,然后提问:图中的小房子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房子呢?除了现实中的房子,你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的房子呢?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容易地讲出生活中见过的各种各样的房子形状,还可以通过这些表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新形成新的东西。
三、运用信息技术,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是生活,美是客观存在于生活中的。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促使学生重塑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借助多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去感知美、辨别美、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18 20:54:39 | 只看该作者

四、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
现阶段的条件下,我们教师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班额大学生数量多,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大。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灌输对象。这种教学方法对数量多的学生参与面、参与程度,很难达到施教者的初衷。专家指出,即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只有20%-30%的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教学难以体现教育的民主、平等。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让学生从作业练习和测试中所得的评价,通过及时反馈信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反馈间隔时间越短,学生越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强化所学知识。一般说来,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每天批改作业或进行测验,由于负荷量大,很难做到当天反馈给学生,当堂个别指导学生更是困难很大,反馈的信息有滞后性。而计算机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凭借其高速运算的特点,可在人机交互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将学生应答正确与否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教师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研究。教师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教学从网络中学到其他同行人的教学方法及理论知识,从而转达到学生中。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练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创新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让给学习的主人——学生,选择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引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实践表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作用于学习过程,在多媒体智能化信息的激发下,有利于学生思维桥梁的架设。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相应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在创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能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新因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它服务于教学。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不断进步,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真正实现教育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4 0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