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益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4: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益处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并辅助以网络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引领时尚,特别是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全新演绎了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育与教学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为语文教学的内涵做了全新的诠释。学生的阅读对象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片,更有各种各样的有声读书、动画和视频。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青睐。如何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提高多媒体的效用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农村初中 ;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政府对基础教育的不断投入,很多农村学校都安装了不少的多媒体教室,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教育技术所替代,这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 ,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地发挥,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农村初中,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在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一)、存储信息量大,提供大量阅读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总结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加上农村初中能提供的阅读读物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而计算机储存阅读材料等大量的教学信息,随时让学生检索到相关有用的知识,还可提供标准的读音。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多种感官参与,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在多媒体教学中,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上课时的疲惫,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语文这门学科不像数、理、化,许多地方是要靠再造想象[1]来了解书中所描绘的情景的,这需要学生有相应的知识经验。而许多课文中涉及的风俗文化、历史背景初中的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甚至连间接经验都没有。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配上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次生动的配乐朗读、、、、、、都能创设一种情景、氛围,让学生先有感性的了解或是把他们引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来,这样可以弥补学生知识或生活阅历方面的不足。如在上《苏州园林》这篇具有地方特色的课文时,可以先播放《苏州水》中介绍苏州园林的碟片,随着解说员形象入情的讲解,学生一方面对整个苏州园林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在这样的情景下没有去过苏州园林的同学也可以结合书本的介绍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它的小巧玲珑,想象它诗情画意。多种媒体结合播放使得同学们想象的翅膀也有了依据,思维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也有如临其境的实感。这些对教师的教学确实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借助多媒体课件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强化教学重点、解释清楚难点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在中间或是偏后出现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他们集中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够长,最多能保持二十分钟左右。当一堂课的精华部分出现时,正好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候。以往教师为了强化教学重点经常用重复的方式或提高音量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学生则是在单调的重复中机械地接受了。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利用色差反差强烈的文字投影片,利用电影、录像等手段提供教学重点的画面或资料来处理。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具深刻性。如处理《爱莲说》这篇文章的重点“莲与君子的品质对照”时,可这样设计课件:在电脑屏幕的右方,画一朵莲花,在七个花瓣上分别写上作者形容莲花的七个短语,左边是相对应的不同颜色的君子的品质,但顺序是乱的,要求学生用鼠标将表示君子品质的字母拖到相应的花瓣中,每对一个就出现相应的声音。这样,学生在即将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就又被这生动的画面吸引住了,争着要操作,很快就能够记住莲花的品质与君子的品质的对应关系,并且能够理解作者以莲花自喻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生动的画面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容易记忆,这样学生学得很轻松,收效也很明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 14:09:28 | 只看该作者

(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现在,农村初中生还不大适应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传递容量。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语文教学手段的一个好法宝。
二 、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多媒体
(一)、有利于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
教师在备课时,教师先要把教材理解透彻,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去搜集相关资料。看了这些资料后,教师对课本中提到的知识点会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还可以了解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甚至还可借助资料解决一些教师本来感到疑惑的知识要点。如在上《端午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了解一些有关端午日的风俗习惯和其中包含的风土人情,然后挖掘出作者赛龙船、捉鸭子的原因中以及其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这样对于教师对文章的把握就非常到位了。这样的搜集工作,有时甚至会促使教师对某一话题感兴趣,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撰写一些心得体会。如在上《中国石拱桥》时,就有老师对苏州的桥文化做了一番研究,写下了他对苏州桥文化的认识。
(二)、促使教师掌握一门教学技术、改变教学方法
一般情况下,较之于数、理、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不是很频繁,但不等于说语文教师不必要掌握这门技术,也必须学会文字编辑、制作幻灯、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的操作、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等基本的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确实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尝试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观念也因此而发生新的变化。     
三、在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高效的使用多媒体
(一)、要针对授课对象。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相同,农村大部分中学会根据学生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加上农村条件有限,全校师生共同使用几间多媒体教室,上课前要预约,要学生换教室。这样,对于较遵守纪律、学习能力较强、自控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而对于纪律较差、精力容易分散的学生则不大提倡,因为学习地点的转移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他们学习的专注程度和效果。
(二)、针对授课内容。
对于农村初中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的学习,就比较适合于使用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优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并且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实现举一反三的过程。而且在授课内容比较枯燥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加入多媒体,以使枯燥的内容能在轻松的环境中传授给学生。比如文言文,利用多媒体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整理在课件里,同时也将一些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等做成习题,适当地出在课件上,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及时地巩固,而且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对于需要较多诵读的篇章,则不适宜采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师生交流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的普及。 我们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扩大信息量是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听和看是主要的学习器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的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影像、图像和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O11版.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J】.教学与研究,1988,(1).
4 、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钱爱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案例【M】.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3年.
6、夏正江.试论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层次结构及其培养【J】. 课程教材教法 ,2001, ( 2 ).
7、商亚.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1,(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6: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