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优秀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09:3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优秀教案设计
东方市新龙中心学校:符秀勇
一、教学内容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派兵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学习本课要分清前因后果,想一想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那些地方。
二、教学设计意图:
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采取讲学结合,以学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水平。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找出不会的生词。
2.分析课文,理清思路和结构。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内外联系,激发学生导读名著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难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
五、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三国主题曲。
谁能告诉我几个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为我国展现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的宏大场面,除了刚才几个同学说的人物以外,《三国演义》还描写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和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例如,粗中有细的张飞、英勇善战的吕布、义薄云天的关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诸葛亮有关的故事—草船借箭。(板书)
2,课件出示草船借箭的诗图片,介绍背景。并出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通读课文,找出重点字词。妒忌 都督 疑惑 更 拔 调,让学生读准读音并且记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09:34:08 | 只看该作者

2、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后来借到没有。

3、简要说说课文内容,梳理顺序。

草船借箭的原因—借箭的准备—(简要分析一下地形,讲述曹吴方位)—借箭的过程—借箭的结果

三、精读“雾中借箭”,领悟“神机妙算”。

引入:诸葛亮究竟是怎么样借到箭的呢?(板书)请同学们观看动画的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1、          算天时,找出有关算天气的语句。

学生:“鲁肃会感到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

学生:“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地,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假如你是鲁肃,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学生: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前就预料到了。

“假如你是诸葛亮,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暗喜高兴的语气。)

大家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说明诸葛亮提前三天知道江上有雾的语句么?(联系上文)同学们他那个时代没有天气预报啊。(没有)对,这就说明了诸葛亮上知天文。(板书:知天文)

2、算地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30 09:34:13 | 只看该作者


问:谁来说下,还从哪里看出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使出二十多里了,要追也来不及了。(船一字排开,然后调转船头,两边受箭,便于撤离,顺风顺水。)厉害啊,一个简单的掉头,一举两得。诸葛亮真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神机妙算啊,(板书,算地理)除了知天文晓地理,同学们还能从哪看出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来?

3、识人心(算人性)。

同学们,全文诸葛亮都是“笑着说”,笑曹操什么?(多疑中计)从课文中哪可以看出来,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

笑鲁肃什么?(害怕吃惊,而且耿直)从课文哪可以看出来,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幽默的笑。

笑周瑜什么?(阴谋失败)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胜利的笑。

我们从这看出来诸葛亮能准确的推测出曹操,周瑜,鲁肃的所想所为,这说明诸葛亮不仅知天文,晓地理,而且还识人心,算人性。(板书:识人心)

四、总结全文,完成板书,课外延伸。

  排演草船借箭的课本剧,搜集《三国演义》中的诗歌,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1: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