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2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二、巧设问题——滋“思”
每个儿童的头脑都蕴藏着无法估量的发展“资源”,小学阶段是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期,如果不设法唤醒就难以再发展,最后会像灿烂的火花,因得不到氧的供给而泯灭。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制问题,激发学生多动脑,开发他们的智力。例如在教学乘法意义时可以列出3+3+3+4间:这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这时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说不行,有的说行,然后让他们说出道理,从而可以概括出乘法算式表示意义中“相同’认两上字的原因了,又如在教学除法初步认识时,可出示图12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有的分4个,有的分5个,有的3个,间:列式12-3对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就知道除法就是要平均分,分得结果要每一份同样多。在角的认识中可设计几种图形让学生辨认而达到学生对角特征认识。 三、实物直观——激“音”
低年级的说话、写作能力培养是一个重难点,因此儿童对事物认识肤浅、具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物直观来激发学生语言表达,以帮助今后写能力的提高。如:一、二年级中要求学生写出秋天来了的景物,如果让学生坐在教室里怎么写出呢?课前必须带学生到教室外去观察,这时学生就很想把眼前看到情景表达出来,这不是有话可讲了吗?同时又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热爱大自然,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因为我们的祖国到处风光秀丽,当然不可能每节课都到教室外去看、玩,但课堂上尽量去采取实物直观,激励学生动口表达。
四、操作实践—激“学”
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但要重视直观演示,更重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因为低年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差,好动,并且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直观事物感兴趣,数学的数字、方法听起来枯燥无味,不像语文课有故事情节,如果强压制去学,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老师要掌握儿童发展这一特征,多开展手工制作,自然实践操作等鼓励学生参与,有利于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低年级数学课教学时可以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数一数才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并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效果。
总而言之,愉快式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教学内容和所创设情境结合起来,贯穿到每一课堂的每个环节。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独立进行而是相互渗透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于发展性;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受到道德、情感的陶冶,领悟做人的道理,让他们从小养成乐学、多识、善思、求美的良好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