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陈 霞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北关小学
论文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的教学尝试: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孩子树立自信心;确立榜样陶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孩子学有目标;搭建尽情渲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孩子摆脱心理压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语文 教学
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这里所说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及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地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为人们重视的程度是与社会的发达程度相关联的。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的程度愈高,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愈大,心理健康的问题就愈突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的中小学生有相当数量的存在各种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众所周知的“马家爵事件”以及屡见不鲜的中小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的报道,让我们肩负教育责任的各科教师感受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所能完成的,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的尝试是: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孩子树立自信心;确立榜样陶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孩子学有目标;搭建尽情渲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孩子摆脱心理压力;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一、构建和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教学中,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在情感相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分析造成学习障碍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试想,一个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一个极少享受过成功喜悦的孩子,怎么可能在长大之后,有一个“自信”的形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呢?可实际情况又是:一个班级,学生人数过多,能力优劣悬殊。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往往更是缺乏自信。他们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害怕做作业,其关键就是对自己不自信。为此,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问题有深有浅,作业有易有难,任务有轻有重,难度有高有低。比如,课文学完后,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来设计安排作业,使他们都有作业并都能完成作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各尽其能,特别是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时,教师还可以把本单元将要测验的内容告诉学习困难学生,并告诉他们,老师将重点检查你们。我想,学生在课外一定会认真复习老师即将检查的知识,因为又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呢?
二、确立榜样陶冶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很多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歌颂具有良好、健康心理特征的人和事的课文,像《蓝树叶》,《校园里的画》,《蜜蜂引路》,《丰碑》《放弃射门》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利用这些人和事,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暗示:学习《蓝树叶》,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学习《校园里的画》,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学习《蜜蜂引路》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学习《丰碑》,懂得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学习《放弃射门》学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高尚体育精神等等,引导学生把这些人和事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方式会收到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