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课堂氛围方面,从关注教学秩序转向关注新型课堂文化进行评价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课堂秩序,“学生安安静静听课,只有教师一个声音”成为教师调控课堂能力较强的体现。教师一言堂,“师道尊严”,拥有绝对权威,学生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处于“听从”的地位,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均受到限制.民主,平等,合作,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这些理念有利于建立新型课堂文化.在这样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学生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主角,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意识,使学生长大成人后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主人翁责任感,参与社会决策,与他人友好相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它所带来的影响深远而不可估量。因此从建立新型的课堂文化角度评价课堂教学,不仅关注了教学的即时价值,也关注了教学的长远价值。
四、在学习效果方面,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检测,并及时给予反馈,这里的反馈就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课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单一化,一般是:在主体方面,是教师;在内容方面,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形式方面,是常规书面习题检测;在功能方面,是检测达标程度.课改背景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多元化,主体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生,甚至被评价者本人;评价内容多元化,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可以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形式多元化,形式不仅仅有常规书面习题检测,还有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评价功能多元化,功能不仅仅是检测学生达标程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促进不同学生都有所发展,所以新的学习效果评价更为全面,科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促进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过去我们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考试的结果上,把一次考试看得很重,即考试是检查课堂教学的唯一条件。因此,考试变得异常重要,考得好是老师们和学生们追求目标,于是考试前的题海战术唱了主旋律,一切为了考试。于是考试的结果就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