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31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二、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就是“授人以渔”。孩子有了方法的金钥匙,就能自己去寻找文字金库,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神灯,照亮前进的道路。
1、形近字比较识字法:
把相近的字一并教学,在比较中识字。如:教学“直、植、值”,在学生开始学“直”时,让学生掌握整体认读音节“zhi”的读音,知道是表声,在以后不同时间教学“植、值”时,指导学生右边是表声,左边是表义,并用加部首或换部首的方法说说怎样识记生字。“植”一般跟“树木”有关,所以部首是木字旁;“值”跟人有关,所以是单人旁。
2、部首归类对比法:
代表与水有关联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代表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联的字:如提、抬、挑、担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
3、想象识字法:
如“旦”字可以释为太阳(日)刚露出地平线(—),表示天刚亮,引申为“刚开始”。还有一些字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图画,例如“飞”,引导学生想像并说出:鸟的头、身子、尾巴连起来就像横斜钩,翅膀就像撇和点。这样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4、其它对比区别识字法:
利用不同颜色的粉笔鲜明的对比,突出汉字不同点,如教学“李、季、秀、香”等汉字时,将每个字的偏旁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强化学生对汉字识记;对于部分生字尤其是一些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失去其原来形体特征的字,我们则通常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如“动”由“云、力”组成,“浇”可把“烧”字换偏旁然后再根据其形旁意义记忆。
孩子们在实践中会自己寻求认字方法,激活了思维,充满了信心,识字也就变得容易而且充满乐趣。
三、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由于环境、知识、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学习时理解的方法就不同,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有的学生已会读,有的学生基础差一些,我通常会让小组同学合作,聘任“小老师”互教互学,打破以前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学的单调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为一些不敢发言的学生消除了恐惧心理,尽量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并且让他们多多质疑,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倾吐”的舞台,让他们活跃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的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印证现代教学论所倡导的“吸纳他人认知,交换自己视角,再造思维广度”的过程。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如在“部首变换小魔术”这一拓展识字游戏环节中,利用集体的智慧每次都能变换出近十种甚至更多的新字,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识字量,我也常常为孩子们惊人的识字量而发出由衷的赞叹,为他们喝彩!
简而言之,合作探究有利于集中大家的智慧,把较好的学习方法、效果展现。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加深理解,练习反馈,拓宽思路,体验情感,照顾差异,激发创新。
四、课外实践,广开学生识字渠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概括为: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它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抓住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时机,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拓展识字渠道。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学校处处都会展现出汉字的无穷魅力。在教室内,我把所有物品都写上汉字标签,墙上贴着热情洋溢的话语,如“加油”等,黑板上每天写好日课表,让学生举行发本子比赛,扩大识字量。每节课抽出3至5分钟,进行“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儿歌、一首古诗”的诵读活动,并评选出“识字大王”和“诵读小能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识字的其乐无穷。利用班会举办“我爱我家”、“今天我买菜”、“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等等识字活动,把个人收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课余,与学生做做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的游戏,鼓励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标语、宣传栏、黑板报及门牌上的字,让浓厚的识字氛围萦绕学生的学校生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热情。
2、在家庭和社会中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理解运用积累生字: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这就提醒着我们应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文字知识更多地用于生活实践当中,在家庭和社会的“大语文课堂”中汲取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我经常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如食品的包装袋、广告语、街头的招牌、随处可见的站台的路牌等,都能成为学生生活识字的“学习库”,放手让他们自己积累,收集生字,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我的识字本”,定期举行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会,扩大识字量。学生在收集中识字,在剪字中识字,在贴字中识字,在交流中识字。最后评比出“识字小明星”,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师多布置些开放性作业,以趣促动,比如,“观察你的小房间里都有些什么?请你试着将它们画下来,并用学过的生字或者拼音写写它们的名称。”每一份实践作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修饰一下,这样的实践作业既针对学生起点高低的不同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感到生动而有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生活和实践能力。家校配合注重课外阅读,以实促识,双方阶段性地交流阅读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识字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我们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独立识字的时空。
新课改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进了课堂。只要坚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兴趣为燃点,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机械的记、重复的写、单方面的教为大胆的质疑、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思考、自主的学习,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开拓识字领域,学生就等于插上了翅膀,在识字的自由王国里展翅飞翔。“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虽然我们在识字教学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我们会依旧在不断的探索中勇往直前,共同努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