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 12:13:11
|
只看该作者
二、用爱感化学生,以信任唤醒“浪子”
少年儿童一般都比较朴实直率,但也有一些独生子女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其表现为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不融洽。对这些同学我既不采取粗暴的态度,也不讽刺挖苦体罚他们,更不是弃之不管,推知了事。而是充分的信任他们,从引导他们入手,耐心教育,使他们逐步走上积极向上的道路。
今年,我带的三年二班有个叫刘长春的学生,表现一直不好,经常和同学打架,工作中我主动接近他,注意观察他,有一天早晨我刚走进校门,就看见操场上围了一群学生吵吵嚷嚷,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刘长春正和一个学生打架,同学们见我来了,马上停止了争吵,双双充满期待目光的眼睛望着我,杨明宇尽管刚才还气势汹汹,当看到我责备的眼神,目光中也流露出理亏的表情。在等待着严厉批评。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并没有马上训斥他,而是先替他整平了被扯破的衣服。让他坐下来,我问清了打架的原因,并且耐心的向他指明打架的错误,因我知道他的父母都去沈阳打工了,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星期天还要去英语班补习,所以,我就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你想一想,你的父母抛家舍业出去打工挣钱为的是谁?假如我给你的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你和同学又打架了,此时,你的父母会想什么,我觉得第一想到的是你会怎么样,会不会被别人打坏等。你那么聪明,为什么不好好地做一个让父母放心、老师满意的好学生呢?你看用不用我给你父母打个电话?”他起出低着头沉默不语,后来,听我这么一说,他慢慢地抬起头,这个受惯了训斥处罚的学生,看到我这般态度,目光中显露出感激、恳求和信赖的神情。急忙说:“老师,我错了,不应该不听您的话。和同学打架是我不对,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求您了,老师,不要告诉我妈妈,要不然他们又惦记我了。”听了他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他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他心里装着父母爱恋着自己的家,也想做个好学生,不让父母惦记。然后我说:“好啊!老师就在相信你一次,说话算话,咱们拉钩。”在拉钩的同时,他笑了,但眼泪也流出来了。从这以后,他对我有了好感,我也特别留意他的一举一动。过了一个阶段,我发现他劳动中十分肯干,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一次劳动后,我在班内表扬了他,他的积极性更高了。我抓住这种变化,及时给予鼓励,他逐渐愿意和我接近。以后,我与班干部商议,让他当劳动委员,他开始有了进步,在班里很活跃。并且对我说:“以前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可您对我太好了!您看我以后的行动吧!”从这以后,他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还当上了少先队副中队长。苏霍姆林斯基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差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需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我们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二、 用语言影响学生,用特殊的爱呵护学生的成长。
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如何影响学生,多年的实践证明“言传不如身教”。这是我们教师的共识,因为同学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对自己时刻严格要求,凡要求同学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同学们使用礼貌用语,我和同学们讲话也是用礼貌用语,要求他们衣冠整洁,我也注意自己的穿着,要求同学们认真写字,上课时我总是工工整整的板书,平时,发现地上有纸,我会弯腰捡起。实践证明,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全面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我既注意抓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放松智育、体育、美育教育。我认真教好同学们,学习文化知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求知欲强,历年的统考成绩都名列前茅。总之,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爱护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的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带领学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