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让“目标”成为学习的“包袱” 大凡能将孩子送入高中读书的家长,一般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值。似乎能上高中读书,就必须要考上大学。学钢琴的要求孩子将来能成为钢琴家,学舞蹈的则要求孩子能成其为舞蹈家,总的要求是:将来孩子长大了一定要能赚大钱。殊不知,他们从一开始就给学习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大概是因为学校不能不顾及家长的要求,学校教育不知从何时起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有些学校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给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而人为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还没有进入高考阶段,就先确定哪些学生能考一本,哪些学生只能考二本,这些只注重短期效应,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的做法,一方面使得有些学生在进入高考前就被压垮了,由于压力过大,他们不仅不能按预期目标完成自己的学业,而且有的还弄出病来,甚至出现一些令人难以想像的不良后果来。另一方面,那些考入大学的学生,由于在初中和高中的压力过大,他们一旦进入大学以后,就想着该轻松一下了,因而就出现了一些学生厌学、逃课等问题。如此发展下去,学生的将来怎么办?怎样才能将他们培养成大有作为的人呢? 通观古今,大凡有作为者,他们不一定很关注人生的结果,而是更加关注人生的过程。有很多人,在他们喜爱的事业上辛勤耕耘,有的人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并不一定是为了得到什么,可他们却在不经意间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王羲之从学会握笔之日起,就开始了他漫长的写字练习,他应该没有给自己确定人生目标,也并没有想成为一个书法名家。他只是把写字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终生习之,没想到的是,后人却把“书圣”的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 学习有一定的目标,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了,不能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不能使自己成为功利的奴隶。如果不把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不把学习与事业融为一体,不把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鲁迅的人生目标是学医,他最初的愿望是能救像他的父亲一样的病人,为他们解除病痛和疾苦,后来,他又觉得解除人体肤之痛疾不若启迪民众之心灵,因此他又从事教育事业。他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事先,他并没有给自己确定一个什么“家”的奋斗目标,只不过是用自己的笔来唤醒“愚昧”的国人,并为之奋斗终身。他把学习与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结合起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命途多舛,他算得上是少有大志,十七岁便中了进士,他的人生目标也与许多同时代的读书人一样入仕为官,然而,因多次怀才不遇而给他的人生带来诸多的波折,于是他就把写作当作排遣他内心不平的一种方式。他抄古文,读诗书,遣词作赋,以倾吐自己心中的感受。他也没有预先确定一个一定要成为书法家、文学家、诗人的人生目标,然而,他却在不经意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盏明灯,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成为一千年以来中国书法史上的“高标”。 由此可见,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即将面对高考的学生们,不应该背着沉重的包袱去打开书本,不必要事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目标,不一定要把自己搞得那么不自在。我们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翅膀上系上了黄金的鸟儿,是难以展翅高飞的;时刻惦记着得“高分”的同学,并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也不一定高考的分数越高,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我们寄希望于每一个在校的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来,更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一个人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我们尽力了就行。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保持积极向上情绪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才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积极人生态度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