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预设中带领课堂走向深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7: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9月25日,小语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常州市实验小学开课,带领一群“别人的孩子”共同学习传统课文《晏子使楚》。
  网络上对这节课的评价,既有赞赏,也有批评。赞赏者认为,这节课不但有了授课人所希望达到的“温度、广度和深度”,而且充分展示了深度语文的课堂魅力,远远超出了传统公开课中的为授课而授课的作秀。批评者则认为,这节课所展示给学生的东西太多,过多的预设堆积在课堂里,让学生置身于赶集的课堂氛围中。课堂上,教师的展示多于引导,老师始终左右着课堂。
  那么,这节课到底是成是败?课堂教学中语文的“温度、广度和深度”味儿又是如何一步步体现的呢?下面仅从课堂实录中挑选出三处明显的课前预设的内容,来探究课前预设在新课程实验中的重要价值。
  课堂的第一次预设出现在老师带领着学生反复研讨文本之后:
  师:所以说这晏子的语文学得真是太好了。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晏子的话,请同学们总评晏子的口才给了你们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讨论回答。(具体内容略去,下同)
  师:她和刚才一个同学一样,也利用补充教材里的话,用人家的话来点评晏子,你咋这么会学语文、用语文呀?我们不妨一起学着他,来夸夸晏子的口才,那真叫——
  生齐:“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师:所以课文的结尾才肯定地说:“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正如你们所说的“不得不”“不能不”尊重晏子的口才。然而,今天有一位外交官,他对晏子的口才却是这样认为的,谁来读一读?
  生:“晏子的语言虽给人们的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感觉还是做语言游戏,逞口舌之能进行外交对话,说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也获得不了真正的尊重。”
  师:关于这位外交官的评价,你赞成他的观点吗?你不赞成他的观点吗?或者既赞成又不赞成,我们就把它说成“说不清”。现在,不要和别人讨论,你自己静静地去思考,我相信,当你观点通过你的思考传递出来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声音,任何人的观点我们都赋予尊重,因为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思考。
  这次预设,教师显然是要通过外交官的话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并通过这样的主动思维,来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广度”。所以,老师强调的是学生“静静地去思考”,是在这思考的基础上,既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把课堂推向深入。这显然是一种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精神。
  语文课堂不能没有广度,没有了大量的非文本材料的补充完善,语文也就不成为语文了。所以,窦老师的这次预设,把课堂从单纯的文本赏析中解放了出来。课堂对话,被放置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来进行,这也就更有利于学生去创造性的思考问题。所以,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也就向着语文味儿更足的深度发展下去。
  第二个预设是紧承着第一次预设后的探究而进行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上,先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对比分析了《晏子使楚》和补充教材中的《胯下受辱》中“看一看”这个细节,通过学生的思考与合作探究,挖掘出了晏子“看一看”中所体现出来的“为了国家的尊严,不顾个人生死”的胆识和勇气。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即将形成标准答案的时刻,教师又抛出了事先预设的第二个思考内容:
  师:晏子凭着他个人的智慧赢得了楚国的尊重。我们明白了,个人要想获得尊重,它需要的的的确确从外到内有真正的智慧,那就叫真才实学。实”代表什么?
  生:实力。
  师:换句话说,尊严来自实力,所以他赢得了尊重,然而,今天有位历史学家对晏子使楚这件事又有他的看法。谁来读?
  生: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
  师:这又是一位史学家的观点,你赞成吗?还是不赞成?还是说不清?现在前后桌互相讨论。马上请你现场发表观点,希望你也做到有理有据,开始!
  这次预设,和第一次相比,课堂所需要的深度显然是加强了。因为第一次预设中,学生们重点思考的,还是晏子个体的行为是否属于真正的智慧,是否能够赢得真正的尊重。而这次预设,则明显在于突出个人力量和国家整体力量间的内在联系。这也就把文本中原本并没有被多数读者挖掘出来的隐性的“如何获取真正的尊严”的问题提到了师生共同探究的层面上来。而这种“读出文本中的隐含意义”的对话形式,显然是超越了普通课堂中简单的“人——本对话”或是“人——本——作者三维对话”的构建形式的。没有教师的深度思考,没有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不会有这样的预设,也自然就不会有这样的深度和精彩。
  第三个预设是引出了二年级时学的寓言《狼和小羊》:
  师:把另一篇文章拿出来,《狼和小羊》这是我们二年级学的,那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篇寓言,但今天我们放在这里,同学们不妨联系一下,这里狼当作楚王,小羊代表晏子,这小羊也像晏子那样,他和狼对话时也做到了……
  生:有理有据、有理有节。
  师:这小羊多有智慧,多么不卑不亢阿,说实在的也做到了规圆矩方,怎么就?
  生:羊不可能与狼抗衡,它说得再有理有据,也永远是狼面前的弱者.
  师:这时候的智慧就显得……
  生:微不足道.
  师:那么,感谢他,退回到课文,看课文的第一句话,放开声音读,春秋末期……
  生: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师:你发现了没有,原来国家获得尊重,不仅仅是因为晏子的一个人的智慧,不仅仅是他这一次外交,是这个国家有……
  生:实力!
  师:再给他掌声!谢谢!感谢这名同学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国家获得尊重和一个人获得尊重是一个理儿啊!那就是既要有外在的智慧,讲究外交艺术,外交道德,讲究规圆,有自己的气节,更重要的是也要有内在的实力.谢谢给予我的启发,但是,请同学们再看这句话,读:
  生:楚国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师:你说这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真奇怪,明明晏子不是代表齐国去了吗?按理应该是楚王不敢不尊重齐国了.怎么,人家楚王说的是尊重晏子的这个人呢?你就是楚王,现在你是谁?
  生:楚王.
  师:楚王啊,我要现场采访你啊!我可要采访你了.你可以结合历史学家的话,当然也可以用你自己的观点,你怎么说你尊重晏子这个人呢?楚王,请讲!
  生:我认为一个人,就比如说我们班,我们国家,有的人笨,也有的人聪明,也就是说,齐国的人有的人笨,也有的人聪明,所以我认为我尊重晏子,却不尊重齐国.
  师:晏子不一定就代表了…..
  生:齐国.
  师:哦,再来一个同学.
  生:虽然晏子他说起来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但是我也没有去过他们国家,说不定他们那边还有地痞,流氓.那也不一定的.
  师:总之,我首要的是,首先尊重晏子这个人.我才能谈到这个国家.这是我们清华附小的同学读了晏子之后的一段对话.我把它名字没写,谁来当甲,你来!谁是乙,麦克在谁那呢,谁就当乙!好,你是甲,开始读!
  生A:你以为晏子使楚最神圣的责任是什么?
  生B:还用我说吗?是晏子对齐国的责任.
  生A:晏子还有别的责任同这一样神圣.
  生B:咦?你说说,是什么?
  生A:是晏子对自己的责任.
  生B:哦,首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师:我们同学的对话,它是要说明什么观点?首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和你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说,不管我这个人代表谁,但首要的是我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其次才能谈到这个团队,这个学校,这个集体,这个国家.感谢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突然明白了,如果说国家获得尊重,正如你们所说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智慧,也不仅仅是一次的外交,而是因为我们刚才说的,我们加上一个字,大家大声说说——
  生:“每”个人……
  师:一起再说一遍——(师板书)
  生:每个人。
  师:每个人努力的、首要的是做一个——
  师生:有尊严的人!
  师: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谈到你们的学校,你们的团队,你们的我们的——国家的——尊严!
  师:谢谢亲爱的同学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让我们先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指CAI)
  师生:规圆矩方。
  师:再说一遍!
  生:规圆矩方!
  如果说前两次的预设是为了实现由“温度”而“广度”,再由“广度”而“深度”的转移,那么,这第三次的预设,则显然是要引领着课堂从前两次预设的分别阐述中,进一步走入两者的交融。这次预设,在继续突出“尊重”这个教学中心话题的同时,完全跳出了常规文本阅读中所自划的狭窄的解读范畴,把语文课放置到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大课堂上来进行。这样的教学所体现出来的,不正是无数个语文同人所倾力追求的“大语文”的教学境界吗?
  三次预设,第一次突出了个体的尊严的价值,第二次突出了国家的尊严,第三次则将国家的尊严和国家所有个体的尊严的休戚相关予以特别的探讨和强化。这三个环节之于语文课堂,如果说第一次第二次预设是完成了由文本而到相关辅助性文本的迁移,是实现了由文本而到文学的过渡;那么,第三次就是文学而到文化的深度挖掘。正是这三个预设,如同三级台阶,引领着语文走向了窦老师所一贯倡导的语文“三度”,并进而创造出了语文课堂的新的高度。从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语文课显然是十分成功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0 07: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