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17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2、走向社会,到社会上搜集作文材料。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和其他场所,访问各界人士。让学生做小记者,对有关人士进行采访。教师要注意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并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为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美化校园、支持奥运”的意识,我带学生调查七闸河和丝厂,使他们意识到水的珍贵、树的宝贵、蓝天的美丽、小鸟的可爱……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亲手制作了环保树牌30余枚,树牌正面是队员们画的环保宣传画,背面写出了名言警句。我组织学生对这些树牌进行了评比,评出优秀的树牌由学生们自发的悬挂在校园内的树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孩子们认为这样的活动比单纯的说教要有实效,在制作树牌的同时,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又一次受到了环保的教育。
四、重集体评讲,轻逐一批改
作文批改的效果,大家早就提出了怀疑,但迫于上级领导的检查又不得不批改,其实费力不讨好。不如把时间集中在评讲上。共性的问题,典型的问题是评讲的重点,个性的问题可面谈。方法可以是专题式评讲,也可点面式评讲,也可归纳式评讲,也可串讲式评讲,评讲时尽量让学生参与。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作文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我体会到这种能力应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要减少“苦劳役”,研究“点金术”。把精批,变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学活动。让细改,成为作者本人的良好习惯,老师应努力调动其作文评改的自觉性,以促进其自改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为此,我经常在班级展示一些好作文,引导大家评议: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准,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时,我也出示学生作文中写得不完整和不通顺的句子,引导大家讨论:这些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怎样表达才能把这样的意思说清楚,说通顺?从集体评他人的作文逐步过渡到自己评改自己的作文,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有了感性的认识,自我评价和修改文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孩子们逐步成了作文的主人。教师以学生身份参加到作文探究中,与学生平等交流,不把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课堂上每位学生畅所欲言,以学生为本,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而不是老师的课堂,学生成为写作和批改的主人,而不是为了应付而被迫写作,学生从写作、修改、评点、欣赏中,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激发了自主创作热情,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具有实效。
五、重多向对话,轻单向传授
作文评讲课,可以是“沙龙”式的,可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展开广泛的对话。作者可以发表意见,同学们也可发表自己的技法,甚至辩论。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人,不仅愿写,也愿改,达到了互动,互利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介绍主讲学生,推荐优生主讲文章。
2.主讲学生登台,利用电脑展示自己原创和修改后的作文,原文和修改后的文字用不同的色彩显示,让其他学生能看出修改的过程和内容。
3.主讲学生介绍文章的构思、写作的目的,进行修改的原因,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领悟。
4.同学们对主讲同学的文章提出质疑,发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口头评点,教师也以学生的身份加入课堂讨论,达到师生互动,相互切磋与交流。
这种作文教学形式,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的任务是作文教学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导演,教师充当课堂交流的桥梁,让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同学们乐于参与作文的欣赏和评点,让主讲学生和其他学生都开口说话,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探讨的课堂气氛,使全体同学觉得这样的作文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也就不感到痛苦,更不会觉得课堂与自己无关。课堂上,教师适时把握课堂节奏,起好穿针引线作用,使整个课堂有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许多学生的文章在《作文评点报》上发表,教学效果极好。
六、重自我表现,轻统一标准
在作文评价上,不应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去评价,而是在考虑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评价尺度,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看重学生的自我表现,这样,不仅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也很有好处。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构思和观念,不轻易否定,因为人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作文教学这种差异性提醒我们开展自主作文教学应多让学生探求有个性的写作结果,不局限于统一,注重鼓励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写作习惯。同时,重视在自主学习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充分肯定,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成为他们进一步习作的有效动力。
老师们,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让我们做好他们的鼓励者、指导者,相信你也可以在孩子们的作文中获得喜悦和欣慰。只有努力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使学生作文洋溢着生命的活力,闪动着个性的音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