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价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学生(主体);二是教师(媒体);三是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形态(客体)。
(一)评价学生(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以“评学”为主,我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
1、学生的学习状态
(1)学生的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表情、行为上)。
(2)学生的交往状态:(师——生;生——生)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的、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
(3)学生的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思维的参与是核心。有的课堂表面上很活跃,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有的课堂表面上很静,但学生的思维却调动起来了。
(4)学生的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5)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续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和期待。
2、学生的学习方式:看是否贯彻了生物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包括:
实验探究
推理式探究
发现式探究
提问式探究等
如果是实验探究课,看教学是否尊循科学探究的程序,是否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如果不是实验课,看教学是否遵循其它的探究程序和规律。例如: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看书或查找资料,得出结论,作出回答,这就是所谓的“提问式探究”。其实探究性学习就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所以我在评价课堂教学是否贯彻了新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时,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宜。
(二)评价教师(媒体)
我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实施和教学手段的利用等。
1、教学行为:
(1)组织能力:包括课堂的调控能力、课前的物质准备和心理素质等,这些要贯穿于课程的始终。
(2)注意力:教者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观察每位学生的反映,通过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3)教学机智:对学生积极的积极评价、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4)教学态度:
(5)教学境界:教师要超越自我,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教学不仅仅是传递一些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方法,在专业思想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有所提高与升华。
(6)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策略的实施也应与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际有机地整合,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7)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媒体要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媒体的优化组合、媒体使用的直观性。多媒体课件、投影、挂图和模型等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应与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际有机地整合。
(8)教学方式:看老师是否在组织、引领、启发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三)评价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形态(客体)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但并是说知识学习不重要了,而是强调要有选择性的学习知识。
1、强调主干性、核心性知识,
2、强调概念、原理性知识,
3、强调现在重要的、公民知识,
4、强调过程、策略性知识
5、强调实践性知识
此处我主要评价教师的生物学科底蕴和处理生物教材的能力,是否传授上述知识。
四、评价教学效果
通常情况下,课前课后要检测,如纸笔考试等。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也不全面,我主要还是定性地看效果。是否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是否在原有的水平均得到提高,学生对学习是否充满了兴趣,对后续学习是否充满了期待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