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7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三、巩固性练习 增强学生基本技能
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在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当然肯定也要注重基础知识也基本技能的掌握。因为学生智能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完全理解和掌握程度上,只有让所学知识转化为一定的技能时,才能谈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故教材在第63页的第1、2题安排了巩固练习:第1题都是隔位退位减,如果计算发生了错误,学生能通过验算及时发现。第2题是改错题(如下):本题
602 402 1000
-178 -319 -178
524 93 978
搜集了学生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特别是前两题更常见,学生通过辨析找到错误所在及发生原因,并引以为戒。学生在这两题的练习下,计算的基本技能得到了提高。
四、建构性练习 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数学练习对所学知识起巩固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在学生的练习中不能搞机械的训练,就题讲题,而应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能对学生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在学生的练习中以帮助他们积极进行建构。如教材第63页第3题“算一算、比一比”设计了三组计算题,在前两组里各有一道题要隔位退位,另一道不要隔位退位。通过题组训练,学生明白“隔位退位”不仅因为被减数十位上是0,还因为个位上不够减。如果个位上够减,即使十位上是0,也不需要隔位退。这样的题组比较练习,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本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学生的思维在比较中得到了锻炼,克服了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练习中找到了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
五、应用性练习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者意图,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如教材在第63、64页的部分习题中就让学生应用隔位退位的知识解决有关蛀牙、订杂志的实际问题,学会看懂电费单和计算当月实用电数。这里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而且也体现了学科渗透的思想,让学生获得了更大的信息量,数学素养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练习设计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才进行这样“练习设计”的,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其次练习不能仅盯着本节课的目标,而应瞻前顾后,放眼整个学习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效用,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达成能力、形成数学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