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评价的导向功能在课改中显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6: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它犹如一根杠杆引导着数学教育的趋向,调节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今后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考试还将继续成为一种教育制度而存在下去。以往由于对考试目的认识的偏差和对其功能的扭曲,造成考试命题偏重知识,过于繁难,完全忽略了学习者所处的整体文化背景,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其结果是考试成为确定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甄别学生优劣的“筛子”,形成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唯知识”教学现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评价是全面考察学生学习状况、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既然考试无可挣脱,那么我们不妨换一个思维的角度,突破“唯知识”的考试窠臼,借助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以“考”导“教”。为此,我们把新课程理念有机融进考试之中,把教师的教学引向着眼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天地,让考试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剂新的药引。
一、 保证基础性——学生发展的基本“口粮”。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目标由原来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发展为既关注知识与技能,更关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意味着知识技能不重要,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要以知识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数学课还要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作为主体。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认识应当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和数学的飞速发展而与时俱进,一些多年以前被看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那些人为编造、只和考试关联的“题型”,某些复杂的、超出学生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运算技巧等,已不再成为今天学生学习的重点。相反,一些以往未受关注的知识技能,如结合实际背景选择合适算法的能力,使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能力,读懂数据的能力,处理数据并根据所得结果作出推断的能力等,被我们列入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按照这样的思想,我们对数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的知识点以及能力要求进行梳理,命题时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应知应会,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的数学事实的理解和应用。命题使教师认识到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式的教与学的方式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只重形式、忽略实质,种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二、 突出人文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
考试作为测评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理应成为一种“激励、唤醒和鼓舞”的艺术,它给学生带来的应是一种充满感性思考和理性探索的智慧体验,一种才识展示与情趣激发交织而成的成功体验。然而,过去的考试由于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学生活泼的心灵在触及考试时却犹如一块拒绝融化的坚冰。如何发挥考试的积极功能,使学生把在传统试题中被知识技能遏制的个性和精神力量释放出来?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命制试题时,力求体现人文精神,以鲜活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心灵。
首先,在试题的要求上求新、激趣。例如,上学年各年级数学期终试卷(下同),学生一开卷,目之所及,就是一段生动亲切的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参加智力大冲浪活动,只要你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一定会收获成功。”我们还在每一道题前增加了激励性提示语,如:“下面的计算都是你学过的基本计算,只要你细心,一定能做得又对又快。”“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与数学有关,你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这些热情亲切的话语,端一颗“儿童心”,用一腔“儿童调”,融一种“儿童味”,消除了学生与考试的隔阂,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其次,试题的内容贴近学生。传统的数学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道的感觉,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在试题的选材上,我们充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例1:平平要过生日了,如果给你12元钱,请他与你一起去游乐场玩,你们准备玩哪些项目,怎样玩?请你计划一下。游乐场有以下几个游玩项目:碰碰车4元/2人,游乐船8元/2人,木马1元/1人,过山车2元/1人。(选自三年级数学期终试卷)由于试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一见钟情”,提高考试的兴趣,把考试看作生存的需要。
第三,改进考试的方式。传统的考试把学生置于严格的个人环境中,让学生面对试题孤军作战,扼杀了鲜活的“考情”,造成了诸多失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在命制试题时,适当增加实践操作题,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所作的贡献也作为评价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四,评价标准体现差异性。传统考试从目标、标准到命题全部一刀切,只有少数学生成功,大多数学生饱受失败的痛苦。事实上,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因此,衡量不同层面的学生成功的标准也应当有所差别。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例2:邳州纸箱厂九月份计划生产纸箱4200个,实际上半月完成了计划的4/7,下半月完成了计划的9/14。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选自六年级数学期终试卷)在评价时,我们界定:优等生能提出三个合适的数学问题为正确,中等生能提出两个合适的数学问题为正确,学困生只要能提出一个就为正确。
三、 强调应用性——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传统考试中那种“唯知识”的试题,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考试中所得到的分数,对他们在未来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的价值。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境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为体现这一理念,我们命制试题力求体现真实性、情境性,以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例3:如图,四个小朋友玩套圈游戏,你认为他们站的位置公平吗?如果不公平,请你设计一种公平的方案。(选自四年级数学期终试卷)


学生不仅应用“从直线外的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的知识解释了问题,而且设计出许多颇富创意的方案。如:让四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站在某一点上依次抛圈;画一个圆,把目标放在中心,四个小朋友都站在圆上;••••••••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对数学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增强开放性——让学生的个性尽情飞扬。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满足差异发展。传统考试命题过分注重标准答案,往往结论在先,考试域很窄,解答距很短,缺乏思维强度。在千人一面的标准化考试中,学生完全失去主动考试的主体性权利。我们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命制试题力求具有相当开放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作出不同的解答,使同一道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条件开放(例1)、问题开放(例2)、答案开放(例3)、策略开放(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为积极参与考试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不同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反映,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五、渗透教育性——体现数学课程功能多元化。
数学课程具有教育、教学、教养的功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关注其教学功能,忽略其教育和教养的功能。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内容所选择的素材应尽量与现实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相联系,强化学科综合的方法和途径,密切知识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从小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为此,我们在试题联系社会生活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例4:一天,王阿姨去商场买上衣,看中一件上面写着:原价328元,打六折出售。王阿姨想,同样这件上衣,上次打九折出售(注:上次标原价198元),这次打六折,太便宜了。于是,王阿姨赶忙去买。同学们这件上衣的价格是降了,还是升了?(选自六年级数学期终试卷)打折并不一定便宜,这是正常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不正常事情,学生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能认识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学会有责任感地生活。例5:在五年级数学期终试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统计图出示一个单元住户一周丢塑料袋的只数的情况,要求学生看图回答:(1)先估计平均每家一周丢塑料袋只数的范围(不要求写出),再算出平均每家一周丢塑料袋的只数是多少?(2)预测:一栋楼40户一周丢多少只塑料袋?(3)根据以上计算,你想到了什么?这道题除了考查学生统计图表知识、估算能力和求平均数知识外,还超越数学学科的范畴考查了学生的环保知识和意识。许多学生在试卷中对环境恶化,能源浪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都发表了富有个性、耐人寻味的看法。这样的试题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自我和社会的责任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体现了课程功能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新课程实验全面推进的今天,把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融进考试中,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必将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绚丽多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9: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