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数学获奖课教案《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4: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优质课资料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 程 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数学思考:

(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2)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过程,在实验操作、观察猜想、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法:实验法和探究法。

三、重难点:

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人类的聪明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幅图片,看看这些伟大的人类建筑中都含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图形?

师1:同学们,这几张图片中共同存在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等腰三角形以它那对称、和谐、庄重、典雅之美成为我们数学殿堂的一枚瑰宝,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这些建筑要设计成等腰三角形的形式呢?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个美妙的图形。(板书)12.3.1 等腰三角形

(二)探究发现,学习新知

1. 认识等腰三角形

师1: 在小学时我们就知道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下面我们利用剪纸的方法将手中的矩形纸片变变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先将纸片向下对折,再把角斜向下折叠,沿折痕剪下,打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观察这个等腰三角形,我们称相等的边叫做——腰,那么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2. 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观察猜想

师1: 接下来,我们再度观察手中的等腰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师2: 仔细观察:将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请大家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哪位同学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3: 这些线段是互相重合的,它们存在什么数量关系?重合的角呢?

师4: 通过刚才的分析,由这些重合的线段和角,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板书)猜想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猜想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实验操作

师1: 请同学们用心观察等腰三角形ABC:随着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变化,观察两个底角是否永远相等?这说明什么?

师2: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随着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变化,AD是否永远是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这又能说明什么?

(3)推理论证

师1: 来看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将这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该如何叙述?

师2: 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师3: 如何进行证明呢?

师4: 谁还有其它证明方法吗?

今天大家从不同角度添加辅助线,将等腰三角形问题转化成全等三角形问题,进而证明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接下来,请大家将性质1齐读1遍。性质1简称:等边对等角。下面我们用符号语言描述性质的因果关系。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应用“等边对等角”时必须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师5: 由性质1的证明过程,你能不能证明出猜想2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观察性质1的证明过程,在作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的基础上,由三角形全等,我们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师6: 类比这种证明方法,当我们作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时,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师7: 当我们作出底边上的高呢?

经过证明它平分顶角并平分底边。通过刚才的证明,我们得到三个结论,这三个结论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也就证明出了性质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填空题,这就是性质2的数学符号表述。仔细观察这三组符号语言,在等腰三角形的前提下,我们只要知道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条,即可推出其余两个是成立的。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我们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3. 辩证思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我们再来看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那么底角的平分线,腰上的中线和高是否互相重合?请大家动手折叠来说明。

师1: 重合吗?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必须强调的是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三) 理解记忆,实际应用

   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主要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解决什么样的具体问题?请看例1,独立思考第(1)(2)问,有答案,请举手。

师1: 请大家观察∠BDC是等腰△ABD的外角,思考∠BDC与∠A有何数量关系?

师2: 思考第(3)问,如何求各角的度数?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求解第(3)问。

师3: 答案是什么?

这道题目我们结合图形,利用方程进行求解,可以使我们的表述更加清晰。

下面请大家再看一个例题,齐读例2,有思路,请举手回答。

师4: 谁还有其它不同的方法得出∠1?

(四)反馈新知,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进行两组小练习,看看谁的速度快?

师1: 通过这两个题目,你有什么发现?我们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若已知角为锐角,则它既可以作为顶角,也可以作为底角,需要分情况讨论;若已知角为钝角,则它只能作为顶角。

(五)回顾反思,归纳升华。

通过今天的数学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划分层次,布置作业。

(A) P56    1,4;

(B) P56    1,4,6.

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兴趣作业:利用等腰三角形设计一个电子作品。

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去体悟图形的美,努力去创造美,炫出我们的精彩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4:07:39 | 只看该作者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说明
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 程 宏
《等腰三角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的基础上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是进一步学习等边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是全面构建三角形知识体系的基础。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到了转化、分类和方程的数学思想,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本节课学生借助动手翻折、几何画板等操作性实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对于刚接触系统性证明的八年级学生而言,可能会遇到困难,所以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综合上述分析,我采用实验法和探究法展开教学。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数学思考目标:

(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2)经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过程,在实验操作、观察猜想、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

(1)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本节课我采用“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首先在轴对称的基础上研究等腰三角形,使学生经历“渗透——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其次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借助动手实践,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思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究性过程;最后在例题、练习的设计中,仍然由易到难,逐层深入。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使学生对等腰三角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我从生活实际出发,列举出如下常见的例子:天安门城楼的一角、埃及的金字塔、诺曼底大桥、维也纳金色大厅,让学生欣赏感受等腰三角形的对称、和谐、庄重、典雅之美,初步体会等腰三角形的应用价值和丰富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讨等腰三角形的浓厚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等腰三角形有了简单直观的认识,八年级学生又有较强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所以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己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等相关概念。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等腰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认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创设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并辅助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猜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构建数学实验:在等腰三角形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中的四组数据的变化,从而借助数据验证等腰三角形两条性质的猜想是成立的。通过构建数学实验,验证几何结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达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同时这一设计也体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

在启发学生证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时,安排学生独立思考证明过程,然后鼓励他们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若学生证明方法单一,则及时启发:你还有其它证明方法吗?如果学生已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证明,则师生共同进行补充与完善,并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评。最后多媒体展示证明过程,从而用多种方法证明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精心设计了三组超链接,根据学生的观点随机选择不同的证明方法,这也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的数学能力。最后学生跟随屏幕口述性质1的数学符号表述。因为八年级学生刚接触较为系统的文字性命题的证明,并且性质1的证明已让他们充分体验了这一过程,所以性质2的证明我并未采取常规的写出已知、求证、进而证明这一套思路,而是在性质1证明的基础上,以作出顶角平分线为例,启发学生“由三角形全等,我们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对其本质进行剖析,促使他们形成理性认识:等腰△ABC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垂直于底边,即“三线合一”。类比这种证明方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三条结论,从而证明出性质2。最后以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回答中体会“三线合一”这条性质的符号表述,即在等腰的前提下,知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任意一个条件,就能推出其余两个条件成立,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性质的证明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必须给足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理解向深层次转化,并辅助教师启发、师生合作、生生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的想、说、讲、做“四步合一”。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1、能否真正的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流于形式。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好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个平台和空间,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这节课的成功就能获得保证。

2、学生之间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学生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结论和建议。

3、学生对于“三线合一”的理解存在困难。怎样能利用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新知识;怎样能让学生由观察比较到验证归纳,再到推理论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直观过度到抽象的逻辑演绎,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特性。同时在实施合作式学习时,教师如何对“收”“放”“度”充分的把握,合理分配时间?这些方面还值得我进一步去反思、去探究。

在这节课中我期待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人人积极思考,主动展示,学生之间的交流平等而有效。学生不仅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证明,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数学的方法、多点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能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用数学,并能及时给自己和别人以真实客观的评价。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充分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让“微笑教学”贯穿课堂,最终实现培养人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