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27 11:36:38
|
只看该作者
四、说设计
我的导学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出示单元知识树,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单元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做好铺垫,扫清障碍。
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我又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摸一摸”等活动,引领学生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巩固了周长的含义。论语中有提到:温故而知新。温故不光能够达到知新的目的,还会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围绕着“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一核心主线,设计了探究活动。学生在明确导学要求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计算过程。根据计算的结果自学、群学。逐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操作、互相交流,使学生对长方形周长概念的理解,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过程数学”的新理念。学生亲历了探究新知的过程,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锻炼了表达、倾听、质疑的能力。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动态生成、授之以渔”的目的。再通过教师引领探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特别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和小组。做到“教学和谐、师生和谐、优差和谐”。同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展现每种计算方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适应性,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
第四环节:理清思路,归纳方法。
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利用知识树归结出方法,得出结论,落实了“举三归一”的教学策略,突出了“授之以渔”的理念,构建知识和方法的框架,形成脉络。
第五环节:运用规律,应用展评。
应用展评部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人人清、堂堂清,落实“以一反三”的教学策略。
五、说板书
大家都知道板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的板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规范的书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是学生不可多得的学习助手。本节课板书的设计意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设计科学的板书能较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比如,本节课中,板书可以帮助学生记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和操练所学内容。
其次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的板书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将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条理清晰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明确地感知和领会所学内容。
六、说评价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评价,是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课堂评价是一种教学艺术,优质的评价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因此本节课中我对于学生的评价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评价语言的准确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这个主体角色,有序合理地组织好课堂语言,以保证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教师在评价时要真诚地给予鼓励,准确地给予评价。
2 、突显评价语言的激励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体,丰富,某种程度上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再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清晰的思维和富有概括性的发言,让其受宠若惊。同伴都备受鼓舞,也都愿意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这样就不是简单的肯定之后迅速终止其思维,也不是纯粹为了评价而评价。
3、注重评价小组活动,彰显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本节课以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为主导,教学评价也以小组评价为主,重在激发团队合作意识,采取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七、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挖掘教材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它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教材毕竟具有普遍性,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学生和学校。教材中编排的很多情境图因环境或教学条件所限,无法达成原有的目的,一些数学活动也无法开展。因此,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增添、删减、调整、置换、拓展,使教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比如我在教学本节课时,在新授之前,增添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复习了周长的相关含义,扫清了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又为新课更好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巧用生活资源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日常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我将教材的主题图置换成比较两个贺卡的周长,这样做既很好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3、运用媒体资源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数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数学教学。
八、说得失
本课设计旨在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维,整节课围绕着:“情景生问题” “实践探规律” “应用展才能” “情感新体验”的主线,展开新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小组合作作用,营造广阔的数学教学空间。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整节课,学生都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针对本节课的核心主线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自己学习,教师只是在重点处点拨、引导。学生学到了学习方法,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我觉得不足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足,合作交流时说的也少,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还有待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