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5 06:33:00
|
只看该作者
帮助教师在压力与动力中找寻平衡
[现象]
一名中学教师的表白:“每周20多节课,备课、教学、辅导学生、管理班级、批改作业、听课、评课、写教学反思,还要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课程改革呢?”
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2010年,新课程改革将在全国各地、基础教育的所有学段全面推开。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为打破固有的教师成长格局提供了新的契机,更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以往的教学生活中,教师形成了一定的“舒适地带”。按照习惯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会觉得安全、稳妥,而一旦逾越了这个活动范围,就会遇到困难和挑战。课程改革难免会给教师带来不安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教师的抵制。也许这种抵制不会表现为公开的反抗,但思想上的抵制则更不易为人所察觉和转变。
课程改革8年来,一些愿意改变并勇于改变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改革中的弄潮儿。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仍然在“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老路上沉重地迈步。
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不是意味着要放手让学生活动?跳脱教材是唯一教学资源的思想束缚,是不是意味着对教材就可以不管不顾?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理解,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放任学生随意解读文本?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不能再使用讲授法了?每一个极端二元对立的问题,都包含了教师们思想上的困惑。而思想上的每一个困惑,又都对应着每一个实际的教学行为,对应着一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走过的弯路。
面对改革,有些教师仿佛一夜之间不会教书了。以往耳熟能详的方式,被否定了;新的方式,又尚未来得及掌握。战战兢兢中,公开课上照猫画虎成了最方便、最安全的方式,按照录像、光盘、优质课展演中看到的方式总不会错吧?于是,一时间,廉价表扬与鼓励满天飞,“棒!棒!你真棒!”充斥课堂。演示与活动是充分了,学生是“动”起来了,可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否真正提高了?恐怕仍然有待存疑。
而回到“家常课”的课堂上,许多教师又依然固我。因为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考试成绩排名仍然是最重要指标。在很多学校,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与表现并没有列入对教师的评价指标,造成了教师改革动力的缺失。而在一些学校,又将改革重大成果的取得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甚至凌驾于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之上,巨大的压力和诱惑反而容易加剧造假或使教师产生倦怠。
此外,教师还要面对观念的急速更新和参与改革带来的额外工作,压力陡增。从开学报到的那天起,繁忙琐碎的一学期就已经展开。学校每天工作的8小时根本无法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留下备课和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除了奔波在课堂和办公室之间,老师们还要填一张又一张名目繁多的表格,写一篇又一篇计划、总结、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准备一份又一份课题验收或质量评估的材料,参加一个又一个层次不同、规模各异的会议和培训,还要参与课题研究、开展学生活动……同时,在没有一定准备和基础的情况下,课题研究也给教师带来了些许惶恐与不安。
面对纷繁的工作,教师必须随时将自己保持在一种应激状态,随时回应外界的变化。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知识的门类日益增多,学生获取知识的管道也日益拓展。教师早已不再是学生知识的最重要来源,甚至教师在很多时候、很多领域要求教于学生。比如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前沿资讯的掌握等,教师未必比学生更精通。
为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学改革,教育部门所能采取的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就是——由行政力量推动、教育专家实施的教师培训。而这种培训在进行伊始就已经潜藏一种预设,即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知识、能力存在不足,有待改进。这种主观预设没有以调查访问为先行内容,忽视了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经验,从而容易导致双重标准,即一方面,培训者不断呼吁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愉快地进行自主学习。而另一方面,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培训者又常常以学术权威自居,教学方式仍是“满堂灌”的居多,习惯于将自己的一套理念让教师无条件接受。教师如果不接受这些理念,会立即被指责为保守、陈旧、跟不上形势,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论述教学方法的改进时说过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教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切身感受过讨论式学习,那么无法想象教师自己在进行教学时会如何带领学生进行讨论。
改革的潮流不可回避,但如何在改革的潮流中为教师适应改革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持,则是教师在压力与动力之间保持适当平衡的重要因素。因为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真心投入,就会大打折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