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优秀优秀教学设计《一株紫丁香》教学案例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2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优秀优秀教学设计《一株紫丁香》教学案例与反思
     汀泗桥镇大坪小学  何晓芹
《一株紫丁香》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这篇课文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几个小伙伴在老师窗前种下一株紫丁香,那浓浓的绿色和芳香代表孩子们真挚的爱。尽管诗歌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琅琅上口,但学生对新诗的接触,在他们的体验中恐怕还不能脱离儿歌和童谣,因此,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对诗歌寓意的感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是教学的重点,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需要在反复朗读中仔细去体会,这是本课的难点。
文本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必须让学生朗读课文,触摸文本,发掘自己独特的心理体会和情感体验。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感悟,多层次、多形式反复地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老师再适时引导,利用课件的适时呈现,一步一步,层层深入,直抵情感深处,从而感受到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同时,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意境和魅力,也受到了情感和价值观的熏陶教育。
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最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因为小朋友喜欢老师。
生2:这花很香、很美。
生3:因为老师关心小朋友。
师:是啊,小朋友们觉得老师对他们很好,于是决定送给老师一份礼物——一株紫丁香。
[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教师以询问的语气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和兴趣进入课文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体感知
师:(配乐朗诵《一株紫丁香》)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生1:老师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小朋友对老师的爱。
生2: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很美,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大家回忆一下,前面学习课文,咱们是怎么学的。
生1:首先认字,再读课文。
生2:先将课文读通、读顺,再来理解内容。
生3:补充一点,在读中体会课文的意境。
师:大家说得真对,下面我们就用以前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吧。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师:再来读一读,把你的情感融进去,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诵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23:59 | 只看该作者

[评]教师鼓励学生总结评议学习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继续训练,积极引导,让学生获得了基本的语文素养,语言发展和思维训练得到了有机结合,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三、创设情境,读中品味
(出示课件)
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生1:几个小朋友悄悄地走进院子里去栽花。
生2:他们悄悄地在院子的窗前栽花。
师:这两位同学的描述很准确,用诗歌的形式来写,就是——
(课件出示诗的第一部分)学生齐读。
师:此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小朋友们不想打扰老师。
生2:小朋友们想给老师一个惊喜。
师:你能将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先练习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老师再指名读)
师:小朋友们栽紫丁香想表达什么愿望呢?快到诗中找一找吧。
  (学生自由朗读,读后回答)
生1:和老师做伴。
生2:帮老师消除疲劳。
生3:感谢老师的关心。
师:老师每天晚上备课、改作业直到很晚,也很单调、寂寞,小朋友想对老师说什么?
(课件依次出示第二、三、四部分,学生齐读)
师:夜已深了,连星星也困了,老师却还在备课,此时,小朋友希望老师干什么?
(课件出示第五部分,学生齐读)
师:是啊!小朋友们对老师是多么地关心和敬爱呀!让我们把体会到的情感再读出来吧。
(学生选读喜欢的小节,老师配乐)
[评]老师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既读懂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谢与祝福,又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教师还不失时机地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和心灵上的关心,整个环节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四、课堂延伸
师:这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礼物,更是师生情谊的颂歌。小朋友们,如果让你们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评]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十几首诗歌,它们以凝炼见长,以意境见美,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层次,抓住诗歌的特点,引导他们去感悟诗歌的优美与情感呢?我在班上掀起了读诗歌、朗读课文的热潮,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学生品读、悟境、入情,品尝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品读中语文字之美
诗歌中语言含蓄凝炼,意味隽永。教学中理性地分析语言文字之美往往会枯燥无味,失去了诗的神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体会语言文字之美的有效途径。《一株紫丁香》这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读”字展开,初读读顺,再读品味,配乐入情,读的层次不同,读的目的不同,读的形式不同,在反复的品读中,学生领悟到了诗的韵律之美,文字之美。
二、创设情境,体验美境
诗歌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教师如能将学生引入这一境界,学生定会如触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一株紫丁香》这一课中,我利用音乐、动画的渲染,创设情境,借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体验诗中的师生情谊。
三、联系实际,树立学生尊师意识
学生不仅在学习知识,同时也在学习生活,学习做人,语文课应当成为小学生培养思想道德情操的广阔天地。教学时,学生有感情地读后,让学生把心中之情、心中之境、心中对老师的情感的理解,联系实际说一说能为老师做点什么,树立尊师意识。这样一来,那种呆板的灌输,凝重的课堂气氛没有了,学生在快乐的交流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4: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