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对教师的教育不是被动的接受“加工”,而是能动的接受教育。那么,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挖掘学习潜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基于千变万化的网络环境,学生的思想越来越不安分,思维越发变得活跃,课堂上学生总有说不完的“闲话”。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或惩罚,可能会导致另一番情景:课堂变得沉默,除了少数学生能专心上课外,多数学生面无表情,态度漠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固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特殊的语言,特别的教学方式,是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思想上、行动上解放学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下进行学习。“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如果课堂上总是一个调,一个节奏,没有起伏,没有重音,必将造成学生昏昏欲睡。如:在教学生字时,照本宣科式的认读往往枯燥而乏味,我用升降调的方式区别读音,有时候用夸张的语调读出来,学生在笑声中把音领悟了,也更容易记住、读准;至于形和义,根据汉字象形、会意、指事的造字特点,拆分讲解,同类比较,学生很感兴趣,也容易记得牢固。
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因此,我在课堂上总会千方百计改变教学方式,利用不同的文本将学生带进不同的境界。在教《小抄写员》一课时,为了突出叙利奥的忍辱负重,我让同学读父亲责备的话,我读叙利奥的语言和心理描写的部分,同学们在我的或犹豫或坚决或痛苦的神态感染下,屏息凝神,久久沉默。我深情地问:同学们,读了课文,你最大的震撼是什么?最想说什么?听了我的提问,同学们的反应十分激烈。一位学生没等我点名,便主动站起来说:“我感受到了叙利奥和父亲之间摧人泪下的、感人肺腑的父子情爱。叙利奥虽然生活在一个清苦的家庭里,但他是那样关心父母,勇于承担责任,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他一样从小就有责任感,是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做一个能关心人帮助人的人。”言毕,同学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我立即趁热打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对课文的深刻理解。没想到学生竟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表达了课文中那深似海的父子情,还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的感受,真是难得。
2、引导质疑,进行合作探究,是活跃课堂的关键
教学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因此,不论是字词释义,还是重点语句的分析,中心主题的概括,还是写作特点的归纳,都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找出课文的疑难问题,进行自学存疑。学生有了疑问后,教师才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如教学《永远的歌声》一课,我引导学生根据前一天自学提纲预习课文时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学生就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疑问,或是用词方面的比较,或是句子意思的理解,或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或是对课文题目的不理解(如文中主要表现的是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为什么用《永远的歌声》作题目?)。这样的质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运转。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最终,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在交流中解决了问题,减少了老师说教分析的时间,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17:08 | 只看该作者
二、挖掘情感潜能,激活学生自学能力
    要激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在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多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走进“情感”世界,会收到更加理想的预期效果。
1、        激活意志情感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字词是课文学习、习作训练的基础。小学生具有畏难心理,在字词这一板块的学习中如果把握得不好,将会给以后的阅读、写作带来很多麻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愉快教学为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意志情感潜能,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我在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时将生字词划出来,借助字典自学,然后自由地轻声、快速认读,要求读顺口,同时将难写、易错的字动笔写一写,再让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激发了愉快的学习情绪。尤其是一些词语,学生更容易同音字混淆,如“惹是生非”易写成“惹事生非”、“恍然大悟”易写成“晃然大悟”等,这就要讲究认记方法了。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我再让学生找出本单元易写错的字词作重点集中识记,由学生自己出卷或教师出卷进行互测,或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掌握字词结构,是否能恰当灵活地运用相关字词。
    多样化的字词教学,能开启学生意志情感潜能,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2、        培养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
在语文教材文本中,有神奇奥妙的大自然景物,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有感人肺腑的事迹介绍,如何利用这些文本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潜能和审美情操呢?我认为情境教学法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我借助媒体用欢快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老人喂海鸥的句子,将学生带进老人与海鸥相依相伴的情境之中,只有深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付出的爱,才能理解文中第二个场景“老人去世后,海鸥们落在老人的遗像前盘旋翻飞,久久不肯离去!”的内涵。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老人与海鸥之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深深打动了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与动物之间也会有深厚的情义,懂得了把人——动物——自然作为道德共同体倾注关心。
    这样深情的朗读,学生就容易感受和领悟文中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情愫,在构成审美活动的同时也拓宽了思维。此外,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对课文空白对话处进行填补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感。如《永远的歌声》一文中,“在大人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设想一下,我们委屈地向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又是怎样说的?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凭着对情感的领悟,揣摩文中的语感,用自己的话语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
    有人说“如果把知识比作金子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点金术。”学生的情感世界是道德、意志、审美等因素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放眼语文课堂中的字词教学、文本阅读、语感训练等教学途径,无不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快乐。这如同点金术唤醒了蕴藏在学生内心的自豪感,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与生俱有的情感潜能,激活了学生自学能力。
   三、善于积累和梳理,让知识务实有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千方百计将知识点详细地向学生讲解,甚至是灌输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满头大汗,学生毫无收获”。教学质量上不去,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的低效。我们必须要学会梳理问题,寻找根源,构建有效课堂,让知识务实有效。
    1、教师调整策略,为高效课堂把好关
首先,教师要用心钻研文本。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进行熟悉和了解课文。然后再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废话”,构建了精炼、有效课堂。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如课堂上的: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课堂练习巩固拓展等,必须经过思路梳理,进行巧妙构思,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17:13 | 只看该作者

    2、引导学生梳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首先要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积累了然无趣,仅仅靠老师催促和强制,这样的积累是不会坚持多久的,所以,要想使学生对此有兴趣,首先要想办法激活他们的积累兴趣,如及时展评学生的积累本,定期召开积累成果汇报会等。
其次是教方法。俗话说,学会了正确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教给学生积累和梳理的办法,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会积累课内外知识。通过课内的学习,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文体常识等基础知识,注意积累阅读方法、写作技巧、诗词感悟等方法技巧,还要从课内文章中汲取并积累情感品质、审美情趣、人生价值观等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课外,要多读名家名篇,注意观察自然现象、人们的言谈举止,从各类媒体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2)学会梳理。只积累不梳理就会杂乱无序,不仅不利于感悟吸收,而且还会打击积累的兴趣,挫伤诵读的欲望,所以,要教给学生梳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再之是反复诵读。积累不只是将有价值的材料记在笔头上,重要的是反复记诵、领悟,将其变为自己的东西,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才是积累的目的所在。
最后是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要指导学生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9: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