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4-7-20 13:37 编辑
(三)激励主动开拓的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群体间的经验交流,相互启发,使之产生更强的探索愿望,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同时,同伴之间的交流,还使学生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能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从而使自信和谦虚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经过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可与教师商量后,自我决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学习结束后,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质量,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取得的成效进行自我综合评价。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创造性学习的权利和欢乐。如:在开展“语文文艺会”这一综合性学习时,首先师生民主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文艺会的内容和形式。在讨论之前,可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将想好的内容写在本子上或输入电脑中。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或用电脑播放自己的观点。然后同学间相互讨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游戏,排演童话剧、相声,讲述文学家的故事,布置文艺会会场等,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节目。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也许有人认为,主动探索的学习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其实,这是一种保守的看法。例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小学就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独立地收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说明自己对社会、自然的看法。年幼的学生同样具有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只不过要为他们设计适宜的综合性学习方式,运用适当的媒体,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已。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们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观察的本领、思考的本领、创造的本领……”所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主动求知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是创造教育的两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矛盾。如果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创造才能,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是在综合性学习中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加以适当的引导、鼓励与培养。只有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综合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综合性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综合性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又与教师“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
教师自觉学习电脑知识和利用电脑网络进行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引导和示范。因为综合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的理解,对学生活动的需要、能力等有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技术媒体有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而不是传授、灌输中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教师要起编导的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根据课程计划的总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有计划地做好各个年级综合性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基本安排。
一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选择活动的形式。如:和高年级相比较,低年级同学更适合开展“击鼓传花”以及运用电脑开展连词成句、词语接龙等活动;和低年级同学相比较,高年级更适合于开展“成语游戏”、“诗文欣赏”等活动。有些内容更适合于开展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如背诵等;有些内容更适于开展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如语文游艺宫等;还有些内容更适合于全年级、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如“利用小电台示范朗读”、“翰墨飘香读书节”等活动。不管是哪些内容,哪些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都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我们在开展朗诵比赛时,就充分利用学生家里的电脑、录音机以及学校里的网络教室等现代媒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即使在台下读得滚瓜烂熟的学生,一上台,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会感到紧张,读得结结巴巴。多让学生登台,则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抗干扰的能力。于是,我们先后组织了《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等课文的朗诵会,还组织了自写作文、自选作品、古诗词的朗诵会。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少学生利用录音机、电脑等“帮手”,边读边录,录了放,放了再录。从中自我表现、自我鉴赏、自我评价,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到校后,同学们每四人为一小组,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相互切磋,评头品足,彼此取长补短。然后登上讲台朗诵。同学们的表演,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抑扬顿挫;有的声情并茂。彼此明比暗赛,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犹如孔雀开屏,把自认为最美的一面尽情地展示出来;犹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或明或暗的光芒。这样一来,朗读会促进了同学之间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的良好风气,增强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自觉地投入朗读的行列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语感能力大大提高。
二是贯彻开放性的原则,除了像晨会、知识讲座、报告会、一日新闻发布会、作文赏析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外,还应尽量安排一些让学生接触实际,接触社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欣赏自然风光,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了解社会生活等。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做一些分析和比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尽一步理解他们在课堂里学过的知识,还可以看到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畅谈个人的感受与理想,发展他们的语言和思维。
比如,学生学习了《草原》、《桂林山水》等课文后,就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有关的风景名胜去游览、观光。学生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后,就让学生到附近的津河去实地考察、欣赏。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开展“我爱祖国的山河”或“名篇佳作赏析”等语文综合性学习。这就把语文学习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再如,学生在电脑课上学习了绘画、排版等知识后,可开展“信息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演讲比赛或“作文输入、鉴赏”等比赛。这就把学习语文知识、运用电脑的能力以及陶冶高尚情操融为了一体。
三是要考虑各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得以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其他课程在总体上都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二者都是学校课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注意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
比如,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该课文的内容,开展语文与数学、美术、音乐等相结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各种物体,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套立体学具,并涂上颜色等。这些过程除了可以动手制作外,还可以在电脑的“画图”中实现。再如,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了古诗后,可开展“绘画──表演──编文”的综合性学习。要使综合性学习开展得异彩纷呈,富有成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之前的“编导”作用。
(二)教师要起“引导”的作用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开始时要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活动程序之中,重在导趣、导向、导路。
1.引导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儿童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或形式没有情感和欲望,如果综合性学习没有提供给儿童发挥创造能力的余地,儿童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去,他们的创造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好地培养和发挥。在开始时,教师如果能运用各种现代媒体,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求索愿望,他们就会入情入境,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自由阅读综合性学习时,让学生在学校电子音像馆自由阅读文质兼美的作品,自由赏鉴音乐、美术作品等。同时,把新课程要求背诵的古诗逐步制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课件,让学生自由阅读、赏析。试想,在学校的电子音像馆里,上百部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影片,几百首精美的儿童歌曲,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成千上万、各具特色的彩色教学图片等,对学生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啊!学生一来到电子音像馆,就兴奋得没法形容,他们完全陶醉于知识与艺术相融合的殿堂之中。
2.引导方向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教师要起导向作用。即这一节课要开展哪些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怎样的预期目的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穷人》一课,其情感真挚,非常利于指导朗读。于是,我们就开展了“评读活动”。即采用评读的方法:读中评,评中读,评后再读。上完该课后,教师就与同学们商议,我们能不能在明天或后天开展评读活动呢?同学们当然赞成。同学们作好活动准备后,首先,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随后,由学生评价教师哪儿读得好,哪儿还有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教师读出了桑娜矛盾的心理,有的说教师省略号处读得好,有的说教师有的地方读得过快。运用此环节,打破了教师是课堂绝对权威的传统观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同时,在整个综合性学习的始终,教师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3.引导思路
即教师引导学生大致要按怎样的思路开展综合性学习。比如《有趣的汉字》,教师引导学生通读阅读材料,认读生字;归纳、确立部分研究课题:有趣的字谜、有趣的谐音、有趣的汉字故事;通过补充资料,拓展思路,引出其他子课题,如,有趣的汉字之最、有趣的汉字字形。这样,教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三)教师要起“开导”的作用
在学生综合性学习难以深入进行时,教师要适当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开导,这种开导重在导疑、导难、导法。
1.开导疑惑
学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疑惑之处,这就要看教师释疑的功夫。如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摘抄──朗读──鉴赏”的活动中,可在“鉴赏”这一环节进行适当的开导。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平时做好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精彩片断摘抄,还可把特别精彩的内容输入计算机。到一定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分类,熟读,甚至背诵。在正式开展活动时,教师则开导学生可从语法、修辞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从意境优美的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还可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个词语的妙用谈谈自己的体会。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还可以将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断,运用计算机的编辑功能、演示功能进行展示。这样考虑了学生的差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开导困难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学生有时在思维方法上会碰到难题,这就涉及到如何导难的问题。比如:同学们运用电脑开展操作比赛和语文知识竞赛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引导学生学习一种输入法,学习基本的电脑绘画知识,学习基本的文字排版等。再如:同学们开展查字典比赛时,首先要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部首查字法,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音序查字法。同时,还要掌握这两种查字法的方法、步骤。为了让学生掌握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一位教师引导同学们编了这样的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按照目录、页码找,除去部首数笔画,勤查多练收效高。这样,就解决了同学们思维方法上的难题。
如在低年级开展“识字──欣赏──想象”的综合性学习中,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使得这些文字所表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字的音、形、义。紧接着,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把课上听到的、看到的,勇敢地说出来。说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可采取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山,一座座相连;石,一块块相靠;田,一块块隔开。”说得越多越细越美,说明他们留下的印象越深刻,越有助于识记。而且,在此过程中也着力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再如围绕“水”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或者把它具体到奔涌不息的长江黄河、浩瀚苍茫的大海,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或者把它具体到山间潺潺的溪流,汩汩的清泉,体验到水的清纯活泼;可以化为瀑布、露珠,让学生领会到水的淋漓酣畅、活泼跳宕的情景。在这样的细致品味的过程中,自然界中“水”的万千情态深人学生心灵,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美感。
3.开导方法
学生如何利用电脑等信息工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方式、方法上加以指导。比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基本的电脑活动。如开机、关机等基本操作。指导学生可以在校内开展活动,也可以在校外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可以在全班开展活动,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活动;可以开展竞猜活动,也可以开展擂台赛。在活动方法上,教师要加以指导,学生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在方法的开导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综合性学习全过程的主持人。这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操作电脑的能力等多种实践能力。例如,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综合性学习教学中,至少注意了这样几条:一是尽力拓宽小学生习得规范口语的环境。比如,在现代信息环境中,让学生多听广播、收看电视、多听发音标准的录音磁带等;二是尽力开辟、创设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舞台,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能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在语音室开展综合性学习,请学生当主持人,组织他们参加朗读、演讲、讲故事综合性学习,充当小导游员等。总之,凡是能够让小学生“说话”的机会,教师决不要包办代替;三是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这一特定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四是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进行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勇于、乐于与别人进行交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掌握知识,愉悦身心;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既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时间,又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开展综合性学习,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培养能力。这样,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才能真正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和发挥,从而实现新课程所要求达到的语文课程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主编朱慕菊主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洪振华主编.《东方套餐──综合实践活动指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季春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