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23:0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甘肃省正宁县第一中学 张彩妮 丁永信      
【摘要】:任何人类的活动都离不开理念的指导或影响,我们的教育也不例外。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我们时时在学,但无论教育怎么改革,我们都应该搞清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所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事,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应该用爱及个人品质等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
【关键词】:教育   根本任务    育人    好教师
引言:2012年7月,我参加的北京师范大学高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活动是一次课改下新理念的洗礼,各位专家的讲座,使我受益颇多,感受颇多,启迪也颇多,它使我明白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且为我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指明的方向。
一、我们是在办教育,育人才是根本任务
    以往我们听到的讲座,大多是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提高升学率当作教育的重要目的,而此次各位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学校教育所肩负的时代重任——育人。
    回顾我们的教学历程,我们教育方向的贯彻到位如何?我们的教育目的落实正确与否?我们培养了怎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让一些学生逃离学校,远离亲人,被社会抛弃?各位专家多次强调的“钱学森之问”更是振聋发聩!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教育方向偏差,我们大多重视智育的教育,却忽视德育的培养。教育工作者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搬运式,捆绑式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智慧与需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共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教学管理者重视别人经验,重模式化,大众化,而忽视了教师个体体验,缺乏对独立思考,与众不同者的赏识。教育改革者的功利主义取向。等等问题,成为当前我们教育之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反思!
     从注重培养人的才识到注重培养人的品德;从注重培养优秀人才到注重培养合格公民;从注重培养全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到注重培养全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等等,这一切真正揭开了教育的庐山真面目,我们为此欣喜,激动。是的,我们常常感慨学生的高分数低素质,公民道德的沦丧等等不良的社会现象,也许,正是我们对教育的理解认识的偏差所致。注重学识,忽视品德,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所在。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工作处原处长孙学策教授所言“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是途经,育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川对学校教育的诠释是:学校是一种社会机构,学校的文化精神决定着他的品质,学校就应该笑声朗朗,书声琅琅,歌声朗朗。校园生活应成为每一个人终身美好记忆的巨大源泉。学校教育不是通向人上人的阶梯,而是通向完美人生的路径!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升学服务,也要对其终生幸福负责,要对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完整的人的成全。因此,我们特别需要生命教育!
二、教育不是教师的孤军奋战,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才能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是学生生活的三大空间,三者的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因此,良好的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合作的杰作。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研修首席教授王继华老师说:“人是环境物化出来的”,由此,足见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之大。我们的教育只关注校园环境的干净,清雅,礼仪,而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环境,我们的孩子恰恰失足在家庭和社会坏境中。试想一想,我们的学生一系列道德问题的出现乃至青少年犯罪,那个不是因为家庭、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同的家庭,家长的素养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爱好兴趣,待人接物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耳濡目染,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形成。而一个好的社会坏境,应是个人自由,社会公正,政治民主的大环境。为此,肖川教授强调:“教育不仅要开发学生谋生与自主的能力,教育也需要为一个民主,自由,公正文明的社会服务。”当然,学生家庭环境的改善,社会大环境的提升并非我们一人所能。但是,我们可以从我做起,立足本职,尽我所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称职的老师,良好的公民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尽力给自己的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温暖,智慧的家庭文化,有可能的话,影响到所教学生家长以达到共勉。作为老师的我们,除创造可见的校园文化外,更应从自己的品德,言行,学识,才能,等隐性的东西出发,创造出一个融教育熏陶合一的校园文化。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亮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思考。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除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外,更应该把政治民主当做既是一个政治原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的落实“家校社会合一,尽文化育人”的时代重任。
三、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好教师”
新的社会发展,新的教育改革,新的形势呼唤着新的好教师,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是新形势下的好老师呢?下面我们听听,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院长杨秀治教授的见解。
杨老师指出,现在社会是一个整体化,全球化不断加强的社会,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学会共事,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因此,新形势需要好老师。
    杨老师强调,好老师必须要有高的素质。高素质包涵以下三个关键点;首先,极高的专业情怀。高境界,好心态,深情意是专业情怀所指,它指出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心理及正确的教育方式。高的教育,就是宣扬公平,倡导理解,体会宽容。其次,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知识,深厚的教育知识是精湛的专业知识的内涵。这些知识要求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广读自然,社会,人文,生活,精通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最后,独特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必需要有科学化的教书能力,艺术性的育人能力,智慧式的研究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改革热衷于教育理论模式的引进,而忽视了一线教育工作者——教师自身的体验,感悟,和反思。所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教育学博士田慧生一针见血的指出:“当下我们的课堂最缺的是教育智慧。教育智慧表现为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智慧型的老师应具有以下特征:自主思考,独立见解:心怀敬畏,探索规律:常规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敏锐反应,机智应对。智慧型的老师,是时代的呼唤。
十多天的讲座,各位专家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育所担负的育人重任,也强调了爱的教育的重要性。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世文老师从国学的儒,道,佛学的角度阐释了国学的精髓,道德的崇高境界就是爱。爱国,爱人,爱自然界。而爱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说到底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利他”既是一种无私的服务,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面对当今社会,信念,信仰,诚信三大危机,我们如何以爱来呼唤学生的心灵苏醒;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孩子的“利他”品质;造就时代人才?听听各位专家所言:“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爱就是放飞”“爱和关心孩子是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的,我们与其以恐吓,打骂或冷暴力方式让学生屈从而远离我们教育,何不以爱抚慰学生来创造良好的师生情谊,在爱中享受教育的魅力所在呢。
十多天的学习,我们亲见了各位专家们的大师风范及人格魅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学者风度;乐贫安道,宁静致远的处事态度; 严谨不怠,孜孜不倦的治学风格 ;从我做起,以身作则的主人翁精神; 修身,平家,治天下的社会使命感!这一切,让我们耳目一新,倍感亲切,为之感动,肃然起敬。我们尤如遇到了可亲可敬的德、才、识兼备的长者,学者。尤其是,7月22日,北京遭遇了61年未遇的暴雨洗礼。暴雨过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工作处原处长孙学策老师,第二天,一大早从灾区出发,历经交通堵塞的艰难,下午两点准时到达讲座地。他73岁的高龄,讲座期间,没有文稿,没有讲义,腰杆笔直地稳坐于椅子上,一字不误,有条不紊的为我们做了三个多小时的讲座,我们为之喝彩的同时,也一次次为之而感动落泪。不仅是因为他精辟的讲义,还有他守时,虔诚的人格魅力。我们常言:身教重于言教,人格魅力的感染是最好的教育。是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德、才、学识缺一不可,而德堪称基石,只有光辉灿烂的人格,才会让才、学、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总之,良好的教育是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走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有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读物,有自己稳定的兴趣和爱好,系统的探究过某个问题,有至少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教育要给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力量,给羸弱的身躯带来强健。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创造一种安全,愉快与和谐的学习坏境,保持一个充满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受到鼓励,得到尊重和富于挑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06: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