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优秀论文——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22:2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获奖优秀论文——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内容提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作文是语文学科中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也是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综合素质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心智开启,创作意识萌动,才能产生出最有情趣的、最有新意的闪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写出优秀篇章。本文从深入生活、创设情境、读写结合等几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  读写结合
   写作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小学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在写作方面为学生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深入生活,克服惧怕心理,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作文是无处不在的。要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选择真实的材料,打开思路,不要总是写捡钱包、上车让座、帮老大爷背包袱之类的陈旧话题;奇思妙想是作文,烦恼忧愁是作文,爸爸妈妈是作文,游山玩水是作文……当我们认清了作文,捅破了那个让我们感觉高高在上的、很神秘的窗户纸时,作文就不再可怕了,作文太难,思想压力大,未写先怵的情绪就会相应减轻了。
   深入生活,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写作就是把我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大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让我写写不出来,可是你让我说,我能说”。在课余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凑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什么新闻、童话故事、动画片等等,可一到写作文就“哑口无言”了。这就要求学生变“我要说”为“我要写”,用笔来畅所欲言;另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小朋友讲,“我将来也不当作家、文学家,学习作文没用”。其实,无论从事哪一行,都是离不开写作的。不信,你可以自己到书店去看看,那一本本或薄或厚的书并不全是作家写的,作家写的仅占很少一部分。
    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了。
    第二,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五册《小摄影师》这一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每个学生都能简单的答出,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老师不用做任何的评价,可以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小男孩”和“高尔基”,将课文内容表演一遍。这样,同学们对两人的表演就会饶有兴趣,老师可以在当旁白的同时,相机插入引问。如高尔基收到纸团时,老师问:“小男孩再来时还扔纸团吗?”在小男孩很有礼貌地向高尔基问好时,老师问:“再来时,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时会说些什么?怎么说?”……两位同学表演完以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所插入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表演和引导,第二次小男孩去高尔基家的情景仿佛就在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动笔写,就不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会把小男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得活灵活现了。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的说发展到“主动”的写,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作文训练。
    第三,读写相结合,让学生融入阅读。
    如果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再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和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结果定会造成“读写分离”;如果学生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就不能去体验“作文”的快乐。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激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有趣;其次,教师自己也要喜欢并坚持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从书中吸取营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激发创作灵感,孔子曾警示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因此,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第四,让学生把作文“用”起来,在“用”中兴趣盎然。
   传统的作文教学,除了极个别学生的作文能被当众阅读或刊登外,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写了让教师或几个优秀的学生改后就完事了,成了一个封闭的没被“用”起来的东西。而当前的作文教学依然很少在“用”上下工夫,即便“用”起来也很难面向全体,这样怎能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呢?因此,教师应创设多种形式让学生都有机会把作文“用”起来,这就必须在“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上努力。
   比如,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让每个小组每周出一张“组报”,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所有文章都从小组成员中选出来,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交换阅读;每天早自习占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新闻报导”;每次课前抽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或最满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互相评赏;逢年过节,还可以把自己作文里的“精言妙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别人等等。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写”以致用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受作文带来的成功与自豪,从而使学生乐写、善写。
   第五,期望要适度。
   成功的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取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的成功点、闪光点。
   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首先分年龄阶段进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如下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述,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4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5---6年级)”。
   其次,分层次施行“弹性作业”,对后进生降低要求---要求不离题,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就行了,意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优生“压担子”,加大写作的量,不仅篇幅长,而且要有新意,有中心,有条理;对中等生则要求踏踏实实地写,争取一篇比一篇好。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切近自己的目标。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可以在作文本中写上“‘××’字真好!”“过渡巧!”“这一段精彩极了!”等类鼓励的评语。另外,还可以开辟班级作文园地,定期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并且优先刊登后进生的进步作文,使他们增强自信心,由此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视作文为快乐,不断进步。
    最后,发表欲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勇往直前,享受成功的快乐!
    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为目的。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写作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小学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在写作方面为学生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22:27:16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深入生活,克服惧怕心理,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作文是无处不在的。要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寻找,选择真实的材料,打开思路,不要总是写捡钱包、上车让座、帮老大爷背包袱之类的陈旧话题;奇思妙想是作文,烦恼忧愁是作文,爸爸妈妈是作文,游山玩水是作文……当我们认清了作文,捅破了那个让我们感觉高高在上的、很神秘的窗户纸时,作文就不再可怕了,作文太难,思想压力大,未写先怵的情绪就会相应减轻了。
   深入生活,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写作就是把我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大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让我写写不出来,可是你让我说,我能说”。在课余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凑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什么新闻、童话故事、动画片等等,可一到写作文就“哑口无言”了。这就要求学生变“我要说”为“我要写”,用笔来畅所欲言;另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小朋友讲,“我将来也不当作家、文学家,学习作文没用”。其实,无论从事哪一行,都是离不开写作的。不信,你可以自己到书店去看看,那一本本或薄或厚的书并不全是作家写的,作家写的仅占很少一部分。
    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同时,让学生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作文也就会“美丽”起来了。
    第二,创设情境,激活兴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内容不空洞。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五册《小摄影师》这一课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每个学生都能简单的答出,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老师不用做任何的评价,可以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小男孩”和“高尔基”,将课文内容表演一遍。这样,同学们对两人的表演就会饶有兴趣,老师可以在当旁白的同时,相机插入引问。如高尔基收到纸团时,老师问:“小男孩再来时还扔纸团吗?”在小男孩很有礼貌地向高尔基问好时,老师问:“再来时,小男孩见到高尔基时会说些什么?怎么说?”……两位同学表演完以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所插入的问题,然后再逐步回答问题。这样通过表演和引导,第二次小男孩去高尔基家的情景仿佛就在学生的眼前,再让他们动笔写,就不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会把小男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得活灵活现了。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的说发展到“主动”的写,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作文训练。
    第三,读写相结合,让学生融入阅读。
    如果让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和条件,再加上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机械讲解和灌输,学生就会疏远排斥阅读,结果定会造成“读写分离”;如果学生不能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也就不能去体验“作文”的快乐。只有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与精神世界,他们才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激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把阅读课上得生动有趣;其次,教师自己也要喜欢并坚持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另外,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从书中吸取营养。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让孩子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激发创作灵感,孔子曾警示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因此,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第四,让学生把作文“用”起来,在“用”中兴趣盎然。
   传统的作文教学,除了极个别学生的作文能被当众阅读或刊登外,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写了让教师或几个优秀的学生改后就完事了,成了一个封闭的没被“用”起来的东西。而当前的作文教学依然很少在“用”上下工夫,即便“用”起来也很难面向全体,这样怎能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呢?因此,教师应创设多种形式让学生都有机会把作文“用”起来,这就必须在“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上努力。
   比如,让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让每个小组每周出一张“组报”,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所有文章都从小组成员中选出来,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交换阅读;每天早自习占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新闻报导”;每次课前抽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或最满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互相评赏;逢年过节,还可以把自己作文里的“精言妙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别人等等。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写”以致用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受作文带来的成功与自豪,从而使学生乐写、善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22:27:22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望要适度。
   成功的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取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写作兴趣,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的成功点、闪光点。
   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首先分年龄阶段进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如下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述,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3----4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5---6年级)”。
   其次,分层次施行“弹性作业”,对后进生降低要求---要求不离题,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就行了,意在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对优生“压担子”,加大写作的量,不仅篇幅长,而且要有新意,有中心,有条理;对中等生则要求踏踏实实地写,争取一篇比一篇好。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切近自己的目标。教师在批阅作文时,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可以在作文本中写上“‘××’字真好!”“过渡巧!”“这一段精彩极了!”等类鼓励的评语。另外,还可以开辟班级作文园地,定期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并且优先刊登后进生的进步作文,使他们增强自信心,由此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视作文为快乐,不断进步。
    最后,发表欲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勇往直前,享受成功的快乐!
    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为目的。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