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言稿 最近我有幸跟随省教培院义教英语学科中心组到澄迈新吴学校参加了送教下乡活动。活动主题是“关注教学常规,提高起始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从“课前有效、课内有效、课后有效”三个方面进行了合理思考和精心筹备,确保了七个“有效”——课堂内容有效、课堂活动有效、课堂检测有效、课堂规矩有效、课堂教法有效、课堂学法有效、课后作业有效。
本堂课的课前有效体现在:设计有效、预习有效和沟通有效。
设计有效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本节课的设计,我立足于学生角度整合教材,设计教学环节。我做到了“八个对接”:与班情对接,与学情对接,与目标对接,与活动对接,与作业对接,与分数对接,与职业态度对接,与专业高度对接。
备课前我全面分析了农村学校的英语学习现状,认真浏览了小学英语课本及初一前两个单元的英语知识要点,力争做到课程的有机衔接和有效整合。备课时我详实地分析了农村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英语学习动机,制定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及确保此目标达成的各个教学活动。根据七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总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建构基本的英语教学模式,掌握常见学习方法和策略,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目标为掌握句型“Is this/that your pencil? Yes, it is. It’s my pencil.(=It’s mine.).No, it is/isn’t. It’s her/his pencil.(=It’s hers/his.)Are these/those your boos?” Yes, they are. They’re my books.(=They’re mine.) No, they aren’t. They’re her/his books.(=They’re hers/his)”。
但到了新吴学校后,通过下课时间接触并了解到了我将要任教的班级的学生整体英语状况,我意识到以上目标可能偏高,于是决定降低已定的教学目标,只完成单数句型的问答和对话编写,将复数句型留到下堂课来完成。这样力求让全体同学动起来,让大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英语课堂展现出应有的氛围和状态,我认为,这样的课才算一堂成功的课。
活动设计的难易度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至始至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让所有活动的都服务于以上教学目标。根据课堂目标,我建构了本节课结构:单词拼写、句型问答、替换问答、先单数后复数、单一“文具“话题问答、随机自选生活话题问答、对话编写,通过五个挑战活动来达到“综合运用课堂所学语言知识”的目标;通过课堂的单词拼写和对话编写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自然就与考试分数对接。这样的教学设计本身就考验了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学活动设计理念体现了教师的专业高度。课后证明,我的二次设计是必要的、合理的、有效性、适合学情和班情的。
预习有效是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常规意义上的预习是让学生课前熟悉新词、句型、习题等知识点。但鉴于我这种借班上课的情况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只能要求我自己的预习有效。老师的预习包括熟悉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了解把握教材所处位置、充分掌握单元知识点的衔接关系等。为此,我课前充分浏览了小学英语课本及初一前两个单元的英语知识背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了复习旧词导入、新词拼读检测、看图说话、替换练习、编写对话等层层递进的教学手段,确保了课堂各个环节的正常开展。
沟通有效是确保课堂有效的决定要素。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学生进行了有效交流和平等沟通。通过与学生的了解和沟通,我了解到,今天的“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个班级,都是新吴学校原从七1班和七3班临时抽调组合而成的班级,学校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我进一步沟通了解到了大家学习英语的现状和困惑,更得知大家学习英语的薄弱:兴趣缺乏,不敢开口,身边缺乏榜样的带动和引领。我深深意识到:这样的班级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才能确保课堂的有效性。所以我果断打破他们传统的座位,将其分成六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和检测考核,让每个教学行动和考核活动都与小组荣誉对接,充分调动集体组员的积极性。在分组前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民主选举选出了六个组长,再由六个组长分别组建了六个小组,整堂课以组长为强有力的抓手、以小组为考核竞争对象,灌输“人人为小组,小组为人人,人人自强组必强”的竞争理念,短短的课前沟通和交流,就赢得了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和热烈响应,我确定我的课有底了,可能不会太出彩但也不至于失败。
有了课前有效的设计、预习、沟通做铺垫,课内的内容有效、活动有效、检测有效、规矩有效、教法有效、学法有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利用三个已学词汇“map, pen, ruler,”导入本节课的十个新词识读教学;通过识读、拼写、速记、当堂检测等有效手段,确保了对新词“音、形、义”的掌握;在掌握了词汇的基础上,自然导出目标句型“Is this/that your pencil? Yes, it is. It’s my pencil.(=It’s mine.).No, it is/isn’t. It’s her/his pencil.(=It’s hers/his.)Are these/those your boos?” Yes, they are. They’re my books.(=They’re mine.) No, they aren’t. They’re her/his books.(=They’re hers/his).”。通过对目标句型的多种形式模仿、操练、演说,多数学生有了基本问答和对话能力,鼓励其两人一组、四人一组、多人一组进行对话演练、展示,为最后的高潮活动“选择幸运数字,得到生活话题,小组对话展示”做好了知识储备、状态准备和自我展示的心理保障。所以最后的高潮活动,也有三个小组主动举手展示,为以后英语学习和活动开展奠定了兴趣基础和动力基础。
课内有效是我们教师职业高度的体现,也是确保学生们学有所成的关键。整堂课,师生平等,学生响应状况良好,每个教学环节实施过程的顺畅、有效。整节课,每个学生聚精会神、精神抖擞、坐姿端正(听课姿势和动笔姿势区别明显),大家主动笔记、主动张口,相互讨论、独立思考、小组汇演、自我展示,无不显示一个出色班级应有的课堂状态。有了这样的状态,如果我们老师能够呵护孩子们已有的热情和状态,初中三年,甚至高中、大学,不愁学生们缺乏英语学习热情,更不愁大家在英语方面还会一筹莫展。
课后有效是有效课堂效率和效力的延续,也是教与学源泉的积淀。体现在课后作业、课后自主活动、生活再现课堂现象等。本课作业,要求学生将本节课上进行的“小组对话展示”过程编写成书面对话,形成一篇英语作文。无形中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初中英语写作阶段,让大家不经意间掌握了英语写作的基本训练技巧——运用当天所学句型进行写作训练,更确保了课后学生的作业有效、书本跟进有效、课堂活动的延续有效、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更有效。这样的课堂,让每个孩子有了上升的感觉,这就是最有效的课堂。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诸多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识读新词时,由于翻阅课件过快,漏过了对重点词语“dictionary”的识读过程,到了后面看图跟读时才发现此问题,错失了本节课对重点、难点词的突破教学。活动过程中,个别学生声音偏小,没能彻底激发大声朗读和说话的热情【建议教师后续跟进动作,每天让学生们大胆开口说话,声音是练出来的,自信是逼出来的】。
为了激励学生张口说话,教师的个别激励语言不太规范。比如说“大家只要张口,乱说都可以,老师也会给你加分;如果你大声了就成功了,如果你不张口,就是等死。”。词汇检测和句型展演时,教师只顾及学生表现和评价,没有现场进行自然板书,结束时时间仓促,学生小结环节也未能补充上去,板书显得苍白、空泛。课堂时间把握还是不够精准和合理,前面词汇识读与检测花了20多分钟,这肯定不是英语课的正常节奏。拓展部分的设计缺乏艺术性。单一的看着图片词汇进行对话,如果能够给出话题图片,让一个组员拿着一种生活用品,其它组员进行灵动的对话,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如何让学生乐学、乐说、乐演,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课堂追求,如何培育出高分、高能、高品的学生,是我们老师们的职业追求。我愿与各位同行们一道,用自己的热情、智慧,去创造永恒的有效课堂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