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解读 什么是逆反心理?简述其表现、原因、危害和调适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15:0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料链接  释疑答问之七:什么是逆反心理?简述其表现、原因、危害和调适方法。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初级中学 特级教师 李洪祥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的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



青少年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二是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逆反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有了逆反心理,如何进行调适呢?一是要相互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啰嗦”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爱和关心。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犯错误、误解人,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可以减少因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冲动。二是要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只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带来交往的双赢。三是要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有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四是要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3: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