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09-7-20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2.架好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的平衡之桥。
华东师范大学的孔企平教授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在学生的计算学习中除了要形成一种高效的运算方法外,也应该适当地关注算法多样化问题。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组织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比较、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和价值,肯定有创意的方法,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选择恰当的算法。
(1)提倡算法多样,但不刻意发散。
我们说,算法多样化是过程,但算法多样化又不能形式化,因为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前提必须是“思维等价”,而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要避免“等价思维”的无度“发散”,而要发展“不等价(趋高)”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不去刻意地追求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不同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要求每个学生掌握多种解法,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技能;而算法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化,对每个学生来说,只要求掌握自己喜欢的和适合自己的方法。
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课堂上要有让学生静静思考、独立考虑的时空,在这样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火花才会迸发,多样的方法才会闪现。反之,学生没有静心思考的机会,易造成人云亦云、心浮气躁的不良状态。
不必刻意寻找“低层次的算法”。学生的方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思维程度,而不必无度地寻找看似基本却无思维价值的方法。例如,探索32-8的计算方法时,学生交流的几种方法中并未出现教材上呈现的“依次减1”的方法,如果教师心里一直期盼着那种所谓的“基本方法”出现,不停地追问学生“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那么此时的“发散”则是低效的“发散”,既不符合学生的现实起点,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适度进行算法优化。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是辩证的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调整算法,因为学生在没有与别人比较之前总是认为“自己的算法是最优”的。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自我调整算法,及时比较交流,使学生感悟到算法之间的差异,并自觉选取优化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如果为了形式上的“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而不去适度引导算法优化,则肯定是不可取的,这也是对算法多样化理解的偏差。
适时帮助探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他们独立探索或思考时,教师要俯身偏爱,关注其学习的卡壳处,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其顺利渡过“坎儿”,学会基本算法。
(2)重视算法优化,但不刻意统一。
计算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让学生经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获得更多更优的计算方法和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归宿必然是优化,如果说算法多样化是过程,那么算法的优化则是目标。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会有不同的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也会在计算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算法,面对众多的算法与个性化的算法,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优化选择。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注重比较分析,形成基本算法。在学生多样化的算法呈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及时练习,再通过对比分析、合作交流,逐步发现哪种方法更简便,哪种方法有缺陷,让学生真切体验、逐步感悟,通过多次比较自觉趋近优化的方法。如在教学:47+32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学生想到的方法有:(1)笔算法:7+2=9,40+30=70,9+70=79;(2)分解法:47+2+30=(47+2)+30=49+30=79;(3)口算法1:40+30=70,7+2=9,70+9=79;(4)口算法2:47+30=77,77+2=79;或32+40=72,72+7=79。得出这些算法后,我及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优化的算法――口算法1和口算法2。比较分析的过程,更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算法,为今后学习计算和提高计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用基本算法,形成计算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探索的课堂往往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计算练习时,如果教师不有意突出运用优化的方法,可能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不但没有掌握好基本的算法,还会出现一筹莫展的现象,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算法(优化方法),根据相应的习题运用基本算法进行说理训练。可以采用独立说、两人互说、四人小组说、全体齐说等多样的方法来巩固基本算法,这也是计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说理训练,达到深化感知、理解本质、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处理好算法“创新”和“承接”的关系。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就得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算法,还要让学生交流、展示、解释多样的算法,并进行方法的优化,必然会耗去大量的时间。而计算教学没有一定的训练量,那就不能达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要处理好算法“创新”和“承接”的关系。如上例,在教学例1后,因为例2的教学是在例1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引导学生采用口算方法1和方法2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就可以了。因此,计算教学要尽量避免机械重复,要优化算法,也要处理好算法“创新”和“承接”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