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会议成果之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0:5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有效指导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
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 李 岩 赵栓柱
阅读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学好所有课程的基础。阅读时,学生的原有知识同文章中承载的信息相互作用,建构文章的意义模式,这本身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着囫囵吞枣、贪多求快的问题,使我们的课外阅读成了读了,就忘了;读了,说不清;读了,写不明等情况,个别学生的课外阅读收效甚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里所说“综合性”“实践性”自然都不限于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阅读。崔峦老师提出:“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量,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课外读书不应该是课外阅读的活动,而应是正式课程中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使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如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有效的指导,一直引发笔者的思考。



一、课外阅读中关注读书方法的指导,使其“读懂”



1.合理使用工具书。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是不是需要像学习课文那样个个都要查工具书呢?这就是课外阅读与课文学习的不同,对于一些并不影响你继续阅读的字词,学生可以通过猜测跳读,或者联系上下文、看书中插图的方式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如:《青铜葵花》中“不少新房,是用麦秸盖的顶,此时,那麦秸一根根皆如金丝,在阳光下闪动着令人眩晕的光芒。”学生在读到这一句时,对“秸”字不认识,但知道小麦是一种庄稼,能够猜测出“麦秸”是小麦植株的一部分,类似小麦秆,再联系下文“那麦秸一根根皆如金丝”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像这样的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读两遍能够理解的,就没有必要查词典,这样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但有一些则不然,如果你不理解词意会影响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还是有必要去查找词典的。如报纸上的一条新闻:“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讳莫如深”这个成语虽然你查了词典还需要还原到文中去理解,反复读几遍才能理解得清楚,这时,就需要慢下来去思考。还可以把词分别记下来,阅读后再去查词典。



当然,工具书不仅包括字词典,还有鉴赏辞典、百科全书、语法知识手册、年鉴、名录、地图等,这些工具书在小学阶段也都会有所涉猎,在适当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



3.学会把书读薄。



课外阅读首要的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他的阅读能力水平是不一致的,如果一篇文章读完一遍还没有意会文章的大体内容,那就应该再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静下心来潜心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记叙文可按:要素串联的方法,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抓关键词句段的方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就能概括全文的大意;合并段意的方法,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加以概括;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事件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等。学会概括是把书读薄的基础,也是检查课外阅读质量的基本要求。



学会了概括,还要指导学生读好不同类型的图书。对于一个个故事类的图书,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读几篇,有了计划,努力坚持把它读完。每天完成了一天的读书任务后,给身边的人讲一讲,概括也好,复述也罢,一个故事的内容基本上就记住了。对于小说类的图书,要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阅读、概括,读完一个章节总结一下这个章节的内容,再推测推测下一个章节的情节,有益于学生与作者、主人公、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一起进行思维的旅行。对于散文类的图书,可以采用默读、朗读、背诵的读书法,边读边归纳总结写作方法,并学会积累语言。对于科普类的图书,更注重对信息、对知识的搜集、提炼与整理,抓住要点记牢。学会了读书方法,并应用于各类图书,一本厚厚的书才实现了蜕变。



5.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记录思考的痕迹。



圈点勾画的批注式阅读。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把工具书中的释义记在书下,边读边记下自己的疑问,在旁白处写一写自己读书的感悟等。这样的读书方式有利于随时记下自己阅读时的思考,值得精读的文章可多记,略读的文章可少记,阅读即思考,这种阅读方式利于读写结合。



摘录、随感的日记式阅读。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段摘抄下来,对自己深有体会之处写下读书心得随感,针对文章中喜欢的写作方法可以进行仿写的训练,对于文章的结尾可以进行改编、续写等等。教师对于这种日记式阅读要给予批改,进行激励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过多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而忽视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欣赏与质疑的鉴赏式阅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式,对文章的价值进行鉴赏评价,可以是对语言文字本身,可以是写作方法,也可以评论人物……要具有“不唯书,不唯上”的读书态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在批判中阅读,创造性地阅读。



二、课外阅读中关注交流的层次,使其“读深”



1.建立组织网络,定期交流读书收获。



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既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保证读书速度,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光靠教师一个人来检测读书效果,有其滞后性和片面性,全班四、五十人也很难全部兼顾到,如果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心得没有及时交流,观点没有碰撞,就会停留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语文能力的提高速度必然减慢。在班级成立书友队,5个人一个小组,根据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量的不同采用异质分组,按照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搭配的原则进行组合,每个人在小队里都有自己的岗位,如:队长、书源报告员、读书交流员、读书笔记指导者、活动记录员等,各岗位的人员由小组讨论产生,让每个人在小队里都能找到自己,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各小队要有活动的目标和行动准则,定期开展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2.开展班级读书会,将思考引向深入。



在班级可以开展关于一本书的读书会,老师对阅读的材料和阅读的时间有比较统一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方便讨论。班级读书会的阅读可以放在课外,但一定要用正式的课时来进行讨论和延伸活动。把读书引向深入正是读书会的真正目的,这需要教师选择有价值的讨论话题。王林先生曾就读书会提问原则概括为“五多五少”:“少提小问题,多提大问题;少提事实性问题,多提诠释性的问题;少提认同性的问题,多提批判性的问题;少提简单陈述性的问题,多提创意思考的问题;少提封闭性的问题,多提开放性的问题。”这“五多五少”的原则值得我们思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10:54:17 | 只看该作者
三、课外阅读中关注与生活的联系,使其“读活”



1.文学与艺术的比较,让语文与多种资源相融合。



文学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许多领域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教师可引领学生用图画来表现故事内容和人物,为作品中的场景、人物设计造型,为作品配乐,编写剧本,设计台词,表演片断等等。如:丰子恺的作品,在阅读他写的文学作品时总忍不住想看看他笔下的画,也想跟着学一学,画一画,学习他描摹事物的方法;学完《月光曲》之后,因为有了故事的承载,再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觉得更有味道,学生更愿意去收集欣赏有关的乐曲。像《城南旧事》《夏洛的网》和古典四大名著等阅读完毕,可以建议学生去观赏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比较和文学文本的异同。



3.阅读与生活相联系,把读书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引导学生由作品的阅读引向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将课外阅读与生活相联系,学生的阅读才不会仅停留在纸上,通过动手实践、访问调查,比较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的书本阅读活动起来。比如阅读《爱的教育》后,进行一次“寻找身边的爱”主题活动,歌颂一个有爱心的人,送出一句关切的问候,记录一件温暖的事,组织一次爱心行动等等,用文字、照片、录像、演讲等方式进行汇报。这样的结合,能帮助孩子在走进故事之后再走出故事,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思考自己的生活。



以上便是笔者的一些粗略的思考,关于课外阅读的指导,因年级不同,应该各有所侧重。低年级更注重把书“读懂”,而中高年级更注重把书“读深”“读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