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关于作文教学讲座资料 关于作文教学的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6:5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作文教学的对话
贾志敏
“课外生活作文”的具体指的是什么?课堂训练作文与课外生活作文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的“结合点”又在哪里呢?
根据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获得的体会是:作文训练应该按“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即:
课内训练作文。
课外生活作文。
前者,着重在训练,后者则着重在表现在生活方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众所周知,作文没有诀窍,更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写”。
读书是学习,是吸收,是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告诉我们“读书自有好处”的道理。“胸无点墨”岂能“下笔成文”?这已形成了人们的共识,也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多写”的问题,倒要费一番的口舌议论一下的。
“多写”是泛指,是相对于“不动笔”与“少动笔”而言的。“多写”指多动笔墨,“多写”还要“巧练”。
平时,我们常把“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有道理的。
“课内训练作文”是必须的,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命题,教师提供作文素材,教师指导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目的是多方面地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然而,事物有其两面性,这样的训练往往会有局限性,会抑制学生的写作热情,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去写不熟悉的,乃至不喜欢的东西。
而“课外生活作文”则让学生去写“放胆文”,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只要“有所感”都可以收于笔下。因为没有了束缚,学生的写作热情可能被激发。学生在毫无约束的状态下写出的作文,可能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真实生活的感受。因此,会“有看点”。这样的作文才有可能题材新颖别致,内容真实可信,语言鲜活生动。让我拍案叫绝的作文,大多来自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作文”。
这里,向你介绍几篇学生在课外写成的作文。
看爸爸刮胡子(一年级)
爸爸的脸上长着密密麻麻的胡子。每天早上,他都要对着镜子刮胡子。每当他刮胡子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师教我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小豆芽(二年级)
今天,妈妈要做绿豆沙牛奶。我向妈妈要了十几颗绿豆,我想要种豆芽。
我把绿豆泡在水里,第二天,绿豆长出了一点点白色的小尾巴。我小心地为它换水,第三天,绿豆已经长成可爱的小豆芽了,细细白白的小豆芽头顶着两瓣绿的小叶子。小豆芽长得非常快。一星期后,它长高了许多,我用尺量了一下,它已经有24厘米了。
如果我能像小豆芽一样长得那么快就好了,那我就变成大高个姚明了。
3、给鸭子添一条腿
今天我们一家去饭店吃饭。妈妈点了一道老鸭汤。我高兴极了,这可是我最喜欢的,尤其是鸭腿。菜来了,我看着香喷喷的老鸭汤直流口水。爸爸和妈妈一人一只鸭腿,我想再找一个,可是没有了,因为鸭只有两条腿啊!这下美梦泡汤了。所以我只好噘着嘴去夹别的东西吃了。
第二天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画鸭子。不一会我就画好了,当我想起昨天吃饭时的情景,便不由得给鸭子再画了一条腿。交作业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姚华同学画的鸭子很特别,有三条腿。”接着老师把我的画贴到想象力榜上,还夸奖了我,我兴奋得跳了起来。
奶奶上当了
(二年级)
一天早上,妈妈提着篮子准备上超市去买菜。奶奶见了,说让她去买吧。两个人各不相让。
我见了,往地上一躺,呜呜地哭叫起来。奶奶连忙松开手走到我跟前问:“怎么了?怎么了?”我使劲地朝着妈妈眨眼睛,意思是你赶快走啊!
妈妈会意了我的意思,撒腿就往外跑。奶奶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奶奶把我拉起来以后,用手指点着我的脑门说:“你这个孩子真坏!”
这样的作文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课堂训练作文”与“课外生活作文”之间并无冲突,也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
还是那句话:“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堂训练作文和课外生活作文包括哪些训练方式?课堂作文如何才能简单、省时而有实效? “范文”(“下水文”)该如何运用才能为学生更好地习作服务呢?如何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如何看待和把握“模仿”这一训练方式?
一般来说,课堂训练作文是根据教材的训练要求进行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不外乎在选择材料、组织材料以及如何表达等方面的指导。
还有一种训练方式:抄写、听写、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看图作文,听音响作文、静物素描、人物素描、场景素描,叙事素描等。
课外生活作文,教师工作的重点则是对学生作文的评讲。应该着重表扬褒奖那些题材新、构思巧、语言鲜活、感情真实的习作。以此鼓励学生去熟悉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让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琐事。平凡寻常事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作文训练要在“有效”上做文章下功夫.
要做到“有效”,我提出下面四句话,16个字:
起点要低,要求要严,形式要变,鼓励要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4 06:51:16 | 只看该作者
总之,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的愉悦。“兴趣是入门的向导”。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说:“什么叫工作?干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工作。对我来说,工作与休息已经分不清了,我工作着就是在休息,我休息时就在工作。”
只有激发起学生作文的兴趣,才能达到简单、省事而有实效的境界。
提到范文,必须先为“范文”正名。
范文,是指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即语言文字规范,思想内容健康,两者兼而有之的典范的文章。一般而言,能入选到教材中的文章,才可以称为“范文”。
如一年级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鸟的天堂》《挑山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
学生的佳作不能称“范文”,确切地说,是作文或习作。
教师的“下水文”也不能称“范文”,确切地说,该是“例文”。
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有写作指导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熟知作者是如何去表达的。
“模仿”是一种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
一个人从“不会”到“会”;从“不掌握”到“掌握”,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都是“模仿”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特级教师丁有宽倡导的“读写结合”训练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模仿”是起始阶段,就像一个孩儿起先,“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最终“滔滔不绝”,“健步如飞”。
简单的“模仿”只是“作文的起步”,唯有“创新”才是最终的目的。

要“创新”,则要放手让学生去认识生活,去发现真理,凡是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理”的作文,才是我们需要的美文佳作。
打针
上树、下水、逮知了、捉螃蟹我都敢。踢足球时即使摔破了头我也不哭。然而,只要一提到打针,我就浑身上下哆嗦个不停。
记得,过去护士阿姨要给我打针时,我打过医生,骂过护士。因此,我在医院是一直不受医护人员的欢迎。他们见到了我,第一句话便是:“怎么,哭宝又来了?”
这些天,老天异常,气温骤变,立马降了好几度,令人猝不及防,我终于病倒了。患的是病毒性感冒,体温升到了39℃,我执拗不过妈妈,便随着她到医院去就诊。
医生看过以后,冷冷地说:“打针!”天啊,又要受皮肉之苦了。还没坐上打针台,泪水顺着脸颊刷刷地流了下来。看着几个比我小的孩子打过针以后,哭得不成样子的情景,我不禁两腿发软,不敢向前挪动半步。
正当我发呆之际,一位年轻的护士阿姨喊着:“下一个,李少博!”“啊,我要‘上刑’了!”也不知怎么挨上打针台的,护士阿姨正用针筒在抽到药剂呢!此时的我正胆颤心惊的。
“啊,你就是李少博?”
“嗯”我吓得转过脸,看都不敢看她一眼。
“别怕,打针就像蚊子咬一口,一会儿就好。”然而,护士的这番话,对我未起丝毫的作用。
不等我回过神来,针尖已经插入我臀部边的肌肉里。我“啊”的叫了一声。此时,一条腿,似乎又麻又软,过了一会儿,感觉不怎么疼了。边上陪伴打针孩子的母亲纷纷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大哥哥多勇敢,不哭!”
针,被拔出来了,我忙提着裤子下地。妈妈说:“今天表现很勇敢!走,吃‘肯德基’去!”
在肯德基餐厅里,我吃着鸡腿,此时的我,早已把打针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错把“国美”当“美国”
“五一”节前后广告真多啊!打开收音机都能听见广告词。打开电视机就能看见广告片,信箱里几乎每天都塞满了广告纸。这不,妈妈拿来了今天的报纸,画面又夹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广告纸。
我顺手取了一张广告纸,看了起来,上面写着“空调节”三个大大的字,下面还有许多空调的式样,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五月一日是‘劳动节’,六月一日是‘儿童节’,那‘空调节’是几月几日呀?”
妈妈“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小傻瓜,这是商家做的广告,不是什么节日。”
接着我看了下去,只见上面写着:“买空调,即可获得礼品一份,价值50元。”我自言自语道:“这家商店也太小气了,到美国去买一台空调,只给50元礼品,算什么?来回车费还远不止这些呢,如果是我,我才不会去呢!”
妈妈说:“美国?不会吧?你再仔细看看!”
“不信你自己来看——”我自信地举着广告纸递到妈妈跟前:“上面明明写着‘美国电器’噢,不对,是‘国美电器——全国性家电连锁超市’ 。”
“我没说错吧!”妈妈用手指点点我的脑袋:“你做作业粗心的毛病犯到这来了。”
我伸出舌头做了个鬼脸,心想:我这个粗心的毛病一定要改正,不然真不知以后又会闹出怎么样的笑话来呢……
这里提供的三篇小学生习作,文通句顺,语气连贯,表述清楚,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特有的天真与稚气。更可贵的是他们竟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发现了伟大的真理:
我要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
粗心的毛病一定得改正呀!
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能“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了。
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对“进行训练、净化语言、规范表达”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些师生互动的过程无疑也使得全体接受训练的孩子出现表达的“一致性”,那些因人而异的“差异性”、“个性化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该如何协调呢?如何有效处理作文细致指导和自由表达的矛盾?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汉语,是众多语言中最具魅力的一种。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繁荣,我国的国际地位亦不断提高。
语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象征。我们要从“强国的语言”走向“语言的强国”。
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不远万里,横渡重洋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国为他们看好中国的未来。
咱们国人不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掌握自己国家的语言,无论从情,还是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语言的训练确切地说,规范的语言训练要“从娃娃抓起”。
“进行训练,净化语言,规范表达”显得尤为迫切而又重要。
现时,那些“流行语”、“网络语言”、“港台腔的表达方式”等不时地冲击着我们“规范的语言”,这种现象,我们小学语言工作者不能等闲视之,置若罔闻。
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必然“严而又严”。具体地说,学生的作文必须:
书写清楚,字迹工整,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语气连贯,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格式规范,不写错字,不用别字,标点符号运用基本正确等。
对初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必须“严格一点”,长此以往,养成习惯,孩子将“受用终身”。
由于要求的同一性(包括内容与题材),因此,学生的习作可能出现雷同的现象。这不必大惊小怪,是正常的。正如千百个孩子握笔习字,都是一个姿势,一种字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认识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孩子们的发展必然会从“同一性”变为“差异性”。
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课外生活作文”上.在课外,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家庭教育迥异,兴趣爱好也不尽一样,最终必然会导致“个性化表达”越来越明显,这是不容置疑的。
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论,足见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帮助。可现在却有不少孩子阅读量增加了,语言表达却还很困难,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使阅读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服务呢?您对作文的指导提出“转换”一说,对于课外生活作文您又是如何进行“转换”指导的呢?能举例说明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乃至今天读书人的切肤体会。书读多了,见识也广,感悟亦必然深刻。“读书人”与“不读书人”是有点不一样的。
但是,也是不少孩子“阅读量增加了,语言表达还很困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要说清个中缘由,不妨看看前辈叶圣陶先生是如何引导他的大公子叶至善先生作文的。
叶圣陶先生教子作文的启示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去北京参加民进中央举办的经验交流会。我们下榻在劳动大厦。凑巧的是,叶圣陶先生的长子、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叶至善先生和我住在同一个楼面上。
晚饭过后,我邀请叶至善先生到我房间小坐片刻。“三句不离本行”,闲谈时,我请他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他作文的。他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说:“不教的。”我感到好生奇怪,叶老是个作家、编辑,又是个教育家,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怎么可能“不教”自己的孩子作文呢?
叶至善先生见我有些疑惑,说:“你是搞作文教学的,我说给你听,我父亲这么做,到底是算‘教’还是算‘不教’?”
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他仅要求其子女每天要读些书。至于读点什么、悉听尊便。但是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除此之外,叶老还要求其子女每天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鱼、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听人唱戏,看人相骂……均可收于笔下。
纳凉时,叶老端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倾听着孩子朗读,从不轻易说“写得好”与“写得不好”之类的话,比较多的是“我懂了”和“我不懂”。如果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叶老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
叶至善先生介绍到这里,问我:“贾老师,你是教孩子作文的。你说,我父亲这么做算不算在教我作文?反正,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会作文的。”
听叶至善先生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这正是教学生“自能作文”最好的注脚。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颇受启发。
启示一:作文首先要文通,句顺。“通”则“懂”,“懂”则“通”,“不通”则“不懂”,“不懂”则“不通”。道理似乎就这么简单。
启示二:学写作文必须大量阅读。读书是基础,读书是积累,读书是吸收。胸无点墨,怎能下笔成文?学写作文还必须每天“写一点”。写好之后,要多读,多思,多改。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却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过程,就是修正思想的过程。久而久之,自然会写作文了。
叶老这样教子作文,实在是值得称颂、借鉴的好经验、好办法,体现他多年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
现在孩子的生活丰富了,可作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仍同空中取物,内容空洞、平乏,您是怎么开发写话资源的呢?“生活”与“作文”有什么关系(有“丰富的生活”就有“丰富的作文”吗)?尝试过你的素描作文的做法,效果不错,但学生作文依然写不长、干巴巴,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活”与“作文”好比“鱼”与“水”的关系。
“鱼儿离不开水”。没有了水,鱼儿就不能存活。
“有水的地方,则不一定有鱼”。
因此,我认为,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绝不是作文。
小学生怕写作文,或者写不好作文,大凡是两个问题困扰着他们:
没有东西可写;
有了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去写。
前者是指,发现不了作文的材料;后者是指,缺乏运用语言表达客观事物与主观世界的能力。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作文的材料。”这就是说,作文的材料源自丰富多彩的生活。至于有的学生发现不了作文的材料,那是由于他的眼睛没有留神去看,他的耳朵没有留意去听,他的脑子没有认真去思考。
那么,能不能说,“生活即作文”呢?不能这么说,生活绝对不是作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作文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认识。作文是生活的一种浓缩,一种缩影。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对生活中众多的现象、过程,认真地组织,严格地筛选,然后再运用恰当的文字加以表达,最后才形成作文。
学生的作文“写不长、干巴巴”,是一个孩子初涉作文的必然现象。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一、观察不仔细,或语言积累少。
如果教师多加引导,多些鼓励,学生一定会跨过这个坎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即等待”,慢点来,莫着急。
您的作文课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特色,而这些未必就是学生生活中体验过的。是否意味着可以“虚构”呢?如何指导学生合理想象?“合理”的标准是什么?
我不认为“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就是我的作文教学特色。
我始终把握着这么一条宗旨: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一项练习,也是学生学会做人的一份记录。我们教学生作文,就是教学生做人。
我的确上过一些“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的作文训练课。
“救救青蛙”“我给爷爷吃个‘酸’橘子”“我帮爷爷找手机”“盲人夸我是个好孩子”等,这是“课堂训练作文”,是老师提供给学生作文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组织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努力用文字形式加以表达。这仅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形式。不是我进行作文教学的全部,也不是说,“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就是我的作文教学特色。这样训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把事物写具体”,“把事情写清楚”,便于集中指导,集中评点。
“作文可以虚构吗?”回答是肯定的。“虚构”不等同于胡编乱造,在进行课堂作文训练的时候,着重在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合理想象,去表现“生活的真实”。一旦他们掌握了作文的本领,具有驾驭文字的能力之后,在课外生活作文中,尽力去反映“真实的生活”。
“生活的真实”与“真实的生活”是有区别的,学生的习作与作家的创作,不是一码事。
大凡来说,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生活也是简单质朴的。因此,孩子不太可能去“虚构”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来蒙骗别人,因此,我们不必杞人忧天。即使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也用不着大惊失色。只要好好引导即可,毕竟是个别的个案,就权当他撒了一个谎言而已。
课外作文在教学、批改、讲评上与课堂作文有什么区别?批改作文怎样才能既有效,又能减轻老师负担呢? 我们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说到批改学生作文,我不由想起一个颇为生动的例子。一个老外娶了个中国太太。一天,孩子用英文写了一篇作文,让母亲修改。母亲把这事交给了她丈夫。谁知,孩子的父亲仅纠正了几个语法错误,几乎只字不改。为此,妻子责怪丈夫“不负责任”。孩子的父亲一脸茫然与无奈:“我怎么能改动孩子写的东西?这不是侵犯了孩子的著作权?再说,孩子是怎么想的我怎么能知道?”
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不同,因此,彼此间 的想法也会迥异。它不能说明事情的全部,但至少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警示,或者说可以参考与借鉴。
课内训练作文是列入教学计划的,作为学校行政部门是需要控制与检查的。因此,教师要备课,要作批改记载、讲评记录等。
课外生活作文是作为教学上的一种补充,可以宽松一点。阅读学生作文可以视作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生活与思想,知道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状况。凡属典型的案例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一番,仅此而已。
我里,我还想对批改作文说几句话。
“批”和“改”是两个概念。
批,分眉批和总评而言。眉批,指对习作中的文句作出评点;总评,是指对文章取材、立意、谋篇、布局做出应有的评价。
下面是我对学生习作的批改情况:
飞来的小鸟
二年级
在一个初冬的星期六傍晚,①我正在阳台上开遥控汽车。②忽然,从耳边传来一阵细细的声音。③我抬起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鸟。④我不知到它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飞来。⑤我赶忙放下遥控器,悄悄走过去,一把抓住它。⑥“啊!抓住啦!抓住啦!”我高兴地叫着,把它放进我家的鸟笼里。⑦
[评改]
把“在”字删去,并不影响原意;“星期六”,可删去,因为它与叙述没有关系。
(2)“遥控汽车”属于玩具,故将“开”改成“玩着”。
(3)声音点是由耳朵传入的。故“从耳边”删去也无妨,“传”后面加个“来”读起来更顺。
(4)“抬起头”中的“起”字可删去,“一看”后面应加一个“啊”,表示惊讶,“一只小鸟”后面应加上“正站在阳台的栏杆上叫着”,顺应前面的意思。
(5)“不知到”的“到”系别字,换用“道”。
(6)国为小鸟是一种十分机敏的小生灵,所以在“遥控器”后加上“弓着腰”,将“走过去”改成“走近它”,“一把抓住它”改成“猛地一把将它逮住”。
(7)“高兴地叫着”后面的逗号改成句号,句号之后应添加“我”。“我家的”删去。
修改后的第一节:
傍晚,我正在阳台上玩着遥控汽车。忽然,传来一阵细细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啊,原来是一只小鸟正站在阳台的栏杆上叫着。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飞来。我赶忙放下遥控器,弓着腰,悄悄地走近它,猛地一把将它逮住。啊,抓住啦!抓住啦!我高兴地叫着。我把它放进鸟笼里。
《打针》总评:
孩子怕打针,这似乎是很普通的现象,把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写进作文,倒要有点勇气,把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写得生动活泼,甚至妙趣横生,这是需要一点本事的。
李少博同学是个“有点本事”的人。
习作的开头几句话,写得颇引人入胜,第二节把一个孩子怕打针的情况描绘得惟妙惟肖。
第三节,引出了这么一个故事。
线索清晰,叙述通顺,难为可贵的是描绘十分生动、形象,因此,文章显得好看,耐读。
写好文章的关键,似乎不在材料,而在写文章的人,对此,我更是深信无疑了。
“作文训练两条线”,重在对学生进行“训练”——多写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但对学生的这些练笔,教师怎么处理?讲?评?改?换言之,怎样提高学生这些练的实效性,而不是停留在形式和数量上呢?如何引导学生在喜欢的情况下常练笔呢?
一言以蔽之:教师心中要有数,教师胸中要有全局。
不搞规模效应,要从实际出发,要适可而止,要花小力气,做大事情,要“四两拨千斤”,要巧干。教师本已很清苦了,要学会保护自己,能在课堂上解决的,就别带到办公室去干,能在学校干完的,就不用带回家去。“挑灯夜战”了。
多表扬学生,多看到学生的长处与进步。好的习作,请小作者读一读,介绍一下是如何写成的。也可以请其家长一起来观赏。也可以把孩子的习作张贴出来展示。或把较好习作汇编成册,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互评共赏。还可以把优秀习作投寄杂志报社,若能让孩子的习作见诸于报端,不啻是对孩子的莫大鼓励。
切记:表扬是驱动学生进步的巨轮的润滑剂。
您是如何理解“真实是作文的生命” 的呢?“真情实感”是不是就指在作文结尾“发发议论”“抒抒情”?
要重复前面说的话了。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一项练习,也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份记录。教作文,即教做人。
既然是一种训练,无所谓真实或不真实,只要是“生活的真实”即可;
既然是“学会做人的一份记录”,那就要运用学到的语言文字本领去反映“真实的生活”。
在作文结尾处“发发议论”,“抒抒情感”当然是袒露本人真情实感的一种形式,但不能空喊口号,更不能成为一种不变的模式。重要的是要体现在习作中的词语和句子之中。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应试作文能力如何训练,或者说,有必要单列为一种能力进行训练吗?
应试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部份。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从学校走向社会,需经过不知多少次的考试。因此,应试作文的能力也要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作文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健全的品格,让孩子长大了,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从根本上说,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要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张开口能说,拿起笔能写。”语文就是“学话习文”,因此必须具备审题、选材、组材、表达的能力。
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这一关。这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我的做法是:
“只要是好的、有用的,都收集起来。”
让学生备一本“美文佳作”。把别人的好文章摘抄下来,经常赏析阅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变他人的为自己的,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把自己成功的、满意的习作都收藏起来。”
让学生常备一本“自我欣赏”。把自己写的作文整理出来,编成自录,并在每篇习作后面多列几个题目,即“一文多题。”
再告诉学生:临到考试前,先想一想自己的两本集子里有否内容可以参照甚至移用的,如果有的话,就“移花接木”,“照抄照搬”。这样做,可以避免“临阵磨枪”“仓促上阵”,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毕竟这是考试,事关重大,性命交关的大事!
实践下来,这样做的效果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